APP下载

如何强化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实践性

2018-07-25陈黎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陈黎黎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策略,积极创新,杜绝老旧教学思想,采用新式创新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其学习需求,不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00-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更关注和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培育,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意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全面解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好提升小学生的數学核心素养和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进行前,教师首先要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明确体现“四基”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体会到观察、实验、推理及验证的种种过程,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综合能力。第二,研究数学学科内涵。教师在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在年级、学校及学生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进行研究,全面了解掌握教材及相关资料,从根本上开始:“知识延伸、知识拓展、知识训练”等教学活动,对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准确把握,使教学过程更加简约。第三,了解学生思维想法。教师在展开具体教学时,首要要对学生的思维想法进行深入了解,并在一些简单的教学环节中将其体现出来,并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提出自身的观点与想法,从而提高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其感觉到数学学习的简单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导活力,从而综合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小学课堂教学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但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但没有很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成绩,而且严重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表现:第一,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改变,只注重知识的讲述,而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即使采取了相对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随意敷衍进行,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同时教师采取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时,只是和学生们进行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过于枯燥,达不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二,学生方面。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虽然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学生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合作的意识与想法,从而使教学进度受到制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利影响。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提高公民素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数学素养则是最基本的公民素养之一。数学核心素养是在传统的计算、统计、测量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思想方法,充分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价值和作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还能分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小节内容时,课前充分了解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会学生从理论上掌握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鼓励学生由实际的物体,思考其计算方法的得来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惑,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利用多元化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建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检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数学教学以及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时,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教活动中注重情感以及态度等表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实现动态化的教学评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数学课堂评价更加公正、客观,提高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效性,在数学评价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发展。若教师能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有效的把握,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使其更好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强化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教材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

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而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数学知识,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教师也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探索研究,丰富自身的数学实践经验。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组合图形,课本中的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家买了新的房子,计划客厅安装地板,然后通过图片,计算一下他家应该买多大的地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会测量一下自己家整个房子的面积,并画出图来交给老师。这样的作业不仅有趣,还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老师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守坤.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华少年,2011,33

[2]王春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4,2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