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宣翻译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反拨
2018-07-25王俏
【摘要】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中国文化外宣翻译的中坚力量。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显示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各高校英语专业应从问题中展开反思,通过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扩大学生视野等方式,培养出更多优秀外宣翻译人才。
【关键词】外宣翻译 跨文化意识 英语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对接“一带一路”探究廊坊传统文化外宣翻译策略》部分成果。课题编号2018054。课题组成员包括华北科技学院郑燕平、杨跃、吴倩。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05-01
对外宣传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为对象的交际活动。文化外宣翻译担负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沃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文化走出去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文化外宣翻译将极大地决定了文化是否走得出,走得远。文化外宣翻译的实施者多为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因此,提高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外宣翻译水平,实现文化外宣翻译的真与美是当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条件。
一、夯实学生语言功底,奠定“准”外宣翻译人才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是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素质的基础条件。学者段连城将翻译中的错误归类为两种。第一种称为“甲型病状”,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语言内错误。这主要是由于译者的语言基础水平不高造成。如将陕西译为shan'xi,正确译法为shaanxi。译者语言功底单薄是造成这种错误的基本原因。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在以简单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要在课堂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积极引导,深入教学。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慕课和公众号等,以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随着中国的崛起,在中国举行的及有中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和论坛日益增多,中国也在各种场合中发出了越来越响亮的中国声音。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中国领导人的主旨演讲和重要报告的中英版本,为教学服务。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这些版本为翻译中国特色的概念提供了权威版本,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最新的理念和方向。师生还可以共同协作,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创造宝贵而有特色的学习材料。
二、调整课程,优化师资,提高“准”外宣翻译人才的跨文化意识
外宣翻译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调整高校课程是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的必要条件。段连城将翻译中的第二种错误称为“乙型病状”,是语言外的错误,多由跨文化意识的缺乏造成。英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内特在谈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时曾说道,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的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在进行传统文化外宣时,更是要特别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如将廊坊的龙凤文化中的龙译为dragon就是一种不妥当的翻译。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权威、吉祥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类似蜥蜴的怪物。龙和dragon在中西方人心中引发的联想完全不同,将龙译为dragon就是乙型病状。
高质量的外宣翻译人才必定是以英语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文化素养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传统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和文学翻译的五大板块已远远不能滿足时代需要,英语专业应逐步开设文化翻译类课程。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文化翻译课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分类为传统体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等内容,完善对外宣传标准。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不但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更需要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渗透到各个环节,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
此外,优化教师队伍对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的跨文化意识也十分重要。当前教授文化翻译课程的教师多来自教授其他课程的英语教师,或对中外文化对比研究较深刻的中文教师。教师队伍中英语基础扎实且对中西文化研究造诣深刻的教师并不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高校充分重视文化翻译类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出国深造,为教师担任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师等提供有力条件,为培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驾护航。教师自身也应意识到时代变化对教师要求带来的变化,多多关注文化翻译,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主动向外看,向前看。
三、加强各类合作,扩大外宣翻译人才视野
在开放的世界中,外宣翻译人才的视野应放眼全球,重视实践。优质的教学必然伴随学术的交流。各高校应加强学校之间,校企和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通过邀请各界精英开展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准外宣翻译人才的视野,为其参与企业、政府的外宣活动铺路搭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对自身的翻译水平、外国人的中国文化认知度、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交换生、假期交流项目等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文化差异经验,进行面对面的文化翻译练习,学生再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实现外宣翻译人才的全球化视野。
英语专业人才是文化外宣翻译的中坚力量,英语专业人才的水平将直接决定了文化走出去的程度。高校的英语专业应以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扩大学生视野为三个抓手,提高外宣翻译人才水平,为提升我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中国翻译》,1990(5)。
[2]王小兰、刘奕,外宣翻译与英语专业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11(4)。
[3]王莹莹,ESP视域下河北传统文化外宣创新研究[J],《校园英语》,2017(8)。
[4]王钟瑞,民俗文化外宣策略研究——以河北民俗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2)。
[5]尹慧芸,陈莉霞,外宣翻译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5(47)。
作者简介:
王俏(1981-),女,广东蕉岭人。华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