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刍论
2018-07-25许丽萍
许丽萍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并为其提供方法与检测;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策略,立足教材,探求课外阅读的衔接点,重视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衔接;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59-01
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课内外阅读衔接就是指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加大阅读量,拓展阅读范围,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与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应不断思考、自主创新,积极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条件,引导其运用课上所学的阅读方法与知识,更好地进行阅读与学习,从而提升其自学能力、增长其知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语文教材,寻找课外阅读的衔接点
语文教材可以成为课内阅读通往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师应立足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寻找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點,从而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为学生推荐有益的课外书籍,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外书,提升其阅读能力,拓展其学习空间。例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及动作描写,认识到林冲沉着冷静、忠厚善良、忍让谦逊的英雄形象,促使其对“梁山好汉”产生兴趣,并对《水浒传》产生阅读的期待与向往。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本古典名著,了解百位英雄的故事,分析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从而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艺术。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推荐同一个作者的其他作品,从而帮助其系统地了解作家的作品特点、艺术风格等,从而加强课内与课外阅读的衔接与结合。
二、深入挖掘阅读资源,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紧抓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同时结合相关的课外读物,寻找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其知识面。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形成感知和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必要知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善于抓住知识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其自觉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例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学生喜欢小动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等心理特点,要求其在课前通过网络查找、书籍阅读等途径,自主查阅、搜集一些关于变色龙的外形、特点等知识,然后在课上鼓励其踊跃进行发言与交流,从而有效激发其参与阅读和学习的兴趣,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将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与课内学习的知识有机融合,最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习一些具有较强故事性或人物个性的课文,并在教学结束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戛然而止,让学生言犹未尽,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继续阅读的欲望。例如,在《郑和远航》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先用充满激情、敬仰的语句赞美郑和的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的精神,然后突然转变话锋,严肃地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吗?”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其渴求、探索的火花。
三、渗透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强课内向课外阅读的迁移
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传授学生相关的阅读方法,如反复研读文章中比较感兴趣的部分;质疑课题,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讨论、探讨;动笔摘录一些精妙的词句或相关知识点等。例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到:“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读感悟“钻”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其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化,加强了语句的生动性。这样,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学会品词析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提升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迁移规律,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之中,实现“示例学法”到“实践学法”的迁移,从而构建课内与课外阅读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思想与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的基础。
另外,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阅读,充分挖掘教材的拓展点,探索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同时,教师还应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语言,从而实现多元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久的过程,没有“积跬步、积小流”的过程,就没有“至千里、成江海”的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语文教育更应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学生必须建立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底蕴,并在语文阅读中品味人生百态和酸甜苦辣。同时,语文教师应立足教材,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为学生开辟课内、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从而奠定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志慧.找准切入点 架起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2]吴丽芳.书海无涯“读”作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探究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