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观察幼儿行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2018-07-25何惠丽

科教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观察存在问题

何惠丽

摘 要 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背景下,观察、研究幼儿行为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研究者发现,教师在幼儿行为观察中存在观察目标不明确、观察计划缺失、观察中对幼儿干预过多、观察记录以主观评价代替客观描述以及观察资料缺乏科学分析等问题。为此提出通过职前学习、职后培训、组建教科研团队、教师个人“实践-反思-学习”等有效策略切实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 观察 幼儿行为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61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accelerating the prevale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bserving and studying the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becomes an essential professional skill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eachers have problems in observing children's behaviors such as obscure observation goals, lack of observation plans, excessive interventions in observations, observation records to replace subjective evaluations in place of objective descriptions, and lack of scientific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For this purpose, we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such as pre-work study, post-employment train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 formation, and teacher's individual "practice-reflection-learn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in observing child behavior.

Keywords observation; children's behavior; existed problems

在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保障幼儿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高,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应当具有“观察幼儿”的能力,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1]

1 概念界定

1.1 幼儿行为[2]

广义的“幼儿行为”不仅包括可直接观察的外在活动,而且包括幼儿内在的心理活动,如个体的情感、态度、动机等不可直接观察的活动。

狭义的“幼儿行为”仅限于个体外在表现,且能被直接观察记录或测量的动作。如吃饭、洗手、唱歌、跳舞等行为,可由别人直接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研究。

1.2 幼儿行为观察[3]

幼儿行为观察是教师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所谓“自然状态”是指被观察的对象处于常态之下,幼儿行为不受人为控制,能真实地呈现。通过幼儿行为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2 教师观察幼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幼儿园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观察意识淡薄,观察能力缺失,在观察幼儿行为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观察目标不明确

在进入观察现场之前,教师应先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行为、观察目标,有目的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等,也可帮助老师通过观察学会做研究,在实践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班级中幼儿所做的观察无明确目的,没有对观察问题下操作性定义,仅在个别幼儿身上发生一些特殊行为如吵闹、争抢等时做出简单的观察、记录。

2.2 观察计划缺失

明确了观察目标后,需要制订出一份详细的观察计划。一份完整的观察计划是对观察研究的总体规划,应该包括观察内容、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方法和手段、对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观察者之间的分工以及观察报告撰写规划等内容。科学的观察计划是教师对幼儿实施有效观察的有力保障,但一线幼儿教师大多缺乏专门的观察技能培训,不会制定具体可行的观察计划,导致后续观察无章可循。

2.3 观察中教师过多干预幼儿

教师在现场进行观察时,出于本职工作的习惯,会经常性地干预幼儿行为,使幼儿自然行为减少。如一位教师在观察幼儿角色游戏——“小超市”时,发现孩子们因“货物”价格问题出现纠纷,教师就积极主动给小朋友们提建议,最后以采纳教师建议而结束。这种教师过多干预的做法打破了幼儿行为出现的“自然状态”,不利于更多客观资料的获取。

2.4 观察记录常以主观评价代替客观描述

在观察现场,教师要边观察边做记录,记录应采用白描式客观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行为事件,不做任何主观评判,避免使用解释性的言语。例如,某位教师对班里幼儿的早餐进餐情况做了开放式观察并记录如下,“今天早晨孩子们还都吃得不错,没有剩饭的小朋友,吃饭时也比较安静,只是晓然和欣欣仍是最慢的,估计是在家吃过东西了,不太饿,在园里吃饭就显得慢慢悠悠的”。可以看出,观察记录里“估计是在家吃过东西了”、“不太饿”都是教师对幼儿行为原因的主观猜测,并非客观事实描述。在观察记录中,幼儿教师经常出现将客观描述与主观评价混淆的情况,缺失对幼儿行为全面、客观的描述。

2.5 观察资料缺乏科学分析

现场观察结束后,幼儿教师需对观察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行为或事件做深入的剖析和解释,推测可能的结果,并依据各种推论和解释,提出适当的解决策略。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师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如微软的Excel软件,观察者仅需设计好行为的编码,然后再将资料以代码形式输入电脑中,即可进行排序、分类、计算等各种分析。而许多幼儿教师由于对儿童行为观察相关理论及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不够,往往在观察结束后对流水账式的观察记录很难进行后续资料分析。

3 对策建议

3.1 通过职前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夯实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理论基石

在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院校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中,首先必须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设定为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详细地讲授“观察法”的概念、特点、使用原则、操作流程等理论知识,并且讲练结合,注重“观察法”的实际运用,让学生走进幼儿园、家庭,真真切切地观察幼儿行为,并将观察提纲及分析结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项目之一,以此督促、提升学生的观察技能。其次,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应开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这门课程,以“幼儿行为”为切入点,系统地讲解观察幼儿行为的流程和方法,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观察技能。

3.2 通过职后各层次培训,逐步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学”质量之根基在于教师。近几年幼师队伍缺口较大,但学前教育专业高校毕业生数量不足,面对这样“供小于求”的现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师录用计划时,适当放宽专业限制,少量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一些“转岗教师”全都补充进幼儿教师队伍中。鉴于幼儿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针对在职幼儿教师开展了多批次、各层次的培训,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转岗教师培训”、“幼儿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园长培训”、“公建民营幼儿园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应该把“幼儿行为观察”作为培训项目之一,高校培训专家主要讲解“幼儿行为观察”的理论知识点,如观察前的准备、记录方法、时间取样、事件取样、轶事记录、观察中的伦理問题等,在系统掌握观察的理论知识后,一线培训专家可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实际,选取一个幼儿行为片段,教会教师如何从身边实例出发做好幼儿行为观察工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管齐下,逐步提高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的专业技能。

3.3 组建教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观察氛围

在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层往往更注重幼儿人身安全、教学活动组织、家园合作、饮食营养等工作,但对教师的观察技能并未重视。为此,幼儿园应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当地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精诚合作,互相学习,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高校教师基于扎实的理论功底,从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计划的制定、观察记录的方法、观察具体方法的选择及观察资料的分析等方面给予幼儿教师全程指导,多次细致观察、记录之后,共同探究行为背后的原因,讨论、交流正确的教育对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良好的观察环境中幼儿教师取得一次次的进步,逐渐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4 全程实践,不断反思,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幼儿行为观察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反思性和学习性高度结合的职业。幼儿教师工作的主体对象是学前期儿童,他们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身心特点、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并且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又带有情绪性、情景性,我们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处理每一件事。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遵循“实践-反思-学习”的模式,在实践中积累观察经验,形成观察幼儿行为的实践智慧,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婷.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9.

[2] 蔡春美.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3] 王彩凤.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

猜你喜欢

观察存在问题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