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18-07-25张乐孟昭亮

科教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张乐 孟昭亮

摘 要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教学目的已经从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变为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竞赛已成为引导高校教学方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现状,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学科竞赛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05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has changed from training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focusing o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Discipline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guide colle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ary compet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in China.

Key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bility; personnel training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围绕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专业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动手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工程素养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起到了常规课堂教学不可达到的特殊效果,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为了形成常规化的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

1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意义

1.1 推动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也是高校长久追求的办学目标。学科竞赛是引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1]在竞赛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发挥了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了自觉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

1.2 促进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是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互促、良性发展”,通过学科竞赛的导向效应和示范性可以有效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高校学科竞赛的开展,丰富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比赛中的典型案例和实施方法有效的融入课堂和实验教学,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3]开展多样化的学科竞赛,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1.3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学科竞赛强化了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周密的逻辑思维。[4]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将学习行为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形成自觉的思维和主动行为能力,并将其固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這些学生自控能力强、学习潜力大、成绩效果显著,形成了一支具有优良学风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在各级竞赛中的获奖会得到全校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在学校中也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对高校学风建设有促进和催化的作用。

2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

2.1 参与热情不高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是离不开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努力和付出的。然而有些教师忙于教学和科研,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已属不易,很难有精力辅导学生进行课堂以外的竞赛活动。有些竞赛的参赛学生没有稳定的指导老师,还有一些报名参赛的学生怕吃苦、责任心不强,这都导致学生以各种理由临时退出,给竞赛的组织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高校中,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已普遍实施,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影响范围和示范效应有限,导致参与度不高。

2.2 课程体系不健全

从目前情况来看,应试教育依旧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知识库陈旧、教学内容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学科竞赛的制胜点始终是“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认识前沿知识的口径狭窄,教师赋予学生新知识、新思维的能力不够。

2.3 教师队伍能力缺乏

不少高校老师与外界的交流的机会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对专业前沿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把握不够准确,难以给学生高水平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组建专业的学科竞赛指导团队,普遍都是任课老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兼任,指导教师队伍不固定且能力有限,专业指导教师团队有待组建和加强。

2.4 实验环境尚且不足

学科竞赛中尤其是理工学科的竞赛,比如“电子竞赛”、“挑战杯”、“机械创新”等大赛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许多高校实验室相对比较陈旧、实验仪器老化且落后,与高科技领域相距甚远,无法满足一些竞赛中的先进设备与先进技术的要求。实验室设备陈旧,也会给日常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

2.5 激励机制缺乏

参与一项竞赛,对于学生而言,课外时间會被大量占用,还可能会影响正常学习时间;对于教师而言,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会增加大量的工作量,需要牺牲自身的科研时间,也会增加额外花费;对于有关部门而言,为配合开展竞赛活动,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有时也会延长工作时间。然而,大多数高校基本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没有建立科学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之后却未能得到奖励和补偿,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3.1 加大力度宣传

大力宣传学科竞赛,要让高校师生高度重视此活动。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科竞赛对提高自身能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科竞赛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科研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宣传内容不仅是获奖后的新闻报道,还应该包括赛前校内选拔、竞赛准备、赛后效果等多方面的宣传,使竞赛成为大家日常关注的话题。

3.2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不管是学科竞赛还是创新创业项目,它们的内容都强调技术前沿性以及实用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是必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应当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的方向而进行课程重构和更新,将实践类以及双创类课程加入到课程体系中。提炼出与竞赛有关的几门主干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和竞赛训练计划的培养方案。根据竞赛时间节点和本科教学计划,可以精简部分课程内容,也可调整课程上课学期。

3.3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指导教师是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有力保障。积极动员和精心选派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竞赛指导,同时也要选择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发挥他们在科研上的优势,引导学生接触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可以提高学科竞赛水平。还要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保持学科竞赛指导团队结构的合理性。另外,可引进相关领域的学术骨干及社会精英参与指导,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科竞赛的稳步发展。

3.4 加强硬件建设

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完善配套硬件建设、给予足够的经费的投入是深入开展学科竞赛的重要保障条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依托学科和社会资源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大力推行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开展竞赛、自选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自拟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提供优良的支撑条件。

3.5 建立竞赛项目化管理

高校应当建立学科竞赛项目化管理机制,每年初开展本年度竞赛项目立项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和申报,由学校组织评审遴选,获批项目将获得竞赛专项经费资助。学校根据学科竞赛层次建立不同的资助标准,以经费包干的方式对竞赛项目进行资助。竞赛结束后,若竞赛经费还有剩余,可累积到下一年度,继续由二级学院管理和支配。最终,能够使得学科竞赛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3.6 建立竞赛激励机制

开展学科竞赛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了稳定地、可持续地开展学科竞赛,高校应当制定专门的竞赛奖励制度,对获奖学生、指导老师、组织人员给予奖励,形成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对学生,给予综合测评加分、保研加分、奖金奖励等措施;对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金和工作量的奖励,成绩突出的在评选先进、职称评审、外出培训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对竞赛组织人员,给予一定的加班报酬,可根据竞赛获奖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奖金奖励。完善这三方面的激励机制,可有效提高师生参赛积极性,促进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可以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31-33.

[2] 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61-65.

[3] 张铁强.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1-2.

[4] 徐辉,王冬晓.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141-143.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