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2018-07-25谢彩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口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谢彩花

【摘要】语文课堂展现的是语言文化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其汉语文化的精髓,其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学会运用、懂得表达的过程。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重读写练习而轻口语表达的训练,有的教师以为口语交际能力不用学也会自然形成。其实,口语和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对汉语言词汇、语句、语境的掌握程度。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训练 巧设情境 妙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92-01

前言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实践中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学生的书面作业上,而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不能清晰的表达问题的真实含义,致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乏味低效。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充分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开始。近几年来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活用文本,采取多样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小学课文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都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最好教材,但有许多教师还未能做到完全充分的利用。

(一)在词语对比中训练

教学中我经常对一些重点句子进行有意错误、变换词语的改造,学生在对比中很容易就激发起说活的欲望。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我故意把“闯进”圆明园换成“进入”圆明园,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去掉,听讲认真的同学立即提出我读错了,这时听讲不专心的同学注意力很快转移过来了。我马上提出问题,文中“闯进”换成“进入”有何区别?为什么不能进行词语置换,此时学生们想要展现出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非常强烈,只怕老师不叫他们说,一个同学说完了,其他的同学还争着说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有的学生说闯入突出入侵者的残暴行为,不能换掉,“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同学们的回答虽然不完美,但是说得有模有样、句式正确、文辞精彩,此时我发现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无形中进步了。

(二)在回答问题中训练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是口语训练的常规手段,这项训练关键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教学《穷人》一课,我在此空白处巧设疑问让学生口头回答。问:“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孩子后,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呢?”此问犹如投石激浪,学生都变得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的抱着美好的愿望说:“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孩子后,遇到好运了,有人请她到富人家打工,她赚钱了,一家人幸福生活着。”有的伤心地说:“桑娜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但是他们不被環境打倒,一家人相互爱护,熬过艰苦的日子。”这种巧妙提问激发说话兴趣的方法,效果很好。也让课后的续写《穷人》的小练笔得到训练,学生在说的基础上深化,写起小练笔得心应手。

二、借巧设情境,多渠道进行口语训练

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里的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学生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在总结中我发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需要一定的情景作为铺设,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气息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情境气氛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如可以利用游戏、表演、模拟环境等做法多渠道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说的欲望。我在教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做了些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头饰,我自己则制作了一幅很大很大的雪景图。课上我先让学生看图感受雪后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这美景引来了谁。学生纷纷说: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接着,我让学生带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再让学生说说他们画了什么画,学生的答案竟是如此的五彩纷呈:

“我是小鸡,我在地上画了竹叶。”

“我是小鸭,我在地上画了枫叶,多美啊!”

“我画的是月牙,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汪汪汪,我画了梅花,你们看,漂亮吗?”

从此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有了充足的情感体验自然就能将自己最有触动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了。

三、妙用学科的渗透,多手段进行口语训练

(一)学会运用生动活泼的电教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丰富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拓展,规避了教师在授课中的难点问题,如让学生听录音、看投影,使教学内容由静画变动画,无声变有声,引起学生求知欲,激发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利用电教平台播放课文动画,并配以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如此无声、枯燥的文字描述变成了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视频播放。同学们就像看电视动画一样被画面所吸引,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真正进入到课文的理解记忆当中去,很好的解读了课文文本内容,有效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上做法把说话训练与电教、美术等学科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说话训练。在不知不觉中说话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利用辩论的形式来培养说话思维

利用辩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以锻炼和提升学生主动说话的思维意识。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课文的内容要点设计成思考题,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教材疑点、难点,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逻辑性。如教学《月光曲》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贝多芬没有遇见盲姑娘,他能谱写出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吗?”一下子,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反方学生说不能,因为只有盲姑娘那样的遭遇,才能打动贝多芬,而盲姑娘的音乐天赋和爱好音乐的热情深深感染着贝多芬。所以,没有那样的特定情境,这首巨作是不能诞生的。而正方认为能,因为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艺术家,他经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就算遇不到盲姑娘,也许会遇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会深深触动他的怜悯之心,继而谱写出这首曲子。由此可见,辩论或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大脑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是一个综合性质的训练,要让学生会说话,说得具体、明白、条理清楚,要说得委婉得体,不能单靠课堂训练,应坚持课内课外结合、听说读写相结合等方式的运用,同时加强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将口语与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翠英.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之我见[J].学生之友,2012(1)

[2]张雪梅.简述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J].教师之窗,2013(3)

猜你喜欢

口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让英语在小学生的口中飞扬起来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职新生英语口语策略教学探索
英语口语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