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文化整合及培养策略

2018-07-25王倩倩

科教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文化教师

王倩倩

摘 要 亚洲文化中,学习者普遍被认为缺乏批判性思维。本研究从课堂上师生角色关系和批判性思维的对抗性理解两方面阐述培养批判性思维所面临的文化挑战,并提出创建批判性思维课堂文化和开展多元评价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文化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22

Abstract In Asian culture, learner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lack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this stud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classroom role relationship and critical thinking against understanding two aspects of cultural challenges fac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proposed the creation of classroom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evaluation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Keywords critical thinking; culture; teacher; student

批判性思维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研究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作为21世纪生存的高阶思维能力之一,它被认为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促进创造力、问题解决和决策的重要因素。思维能够通过专门的教育来提高。[1]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政策,以及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和综合活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2]批判性思维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整体较弱。[3-4]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文化发展是一切发展的主要动力,所有高级功能都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性作出解释与研究。[5]

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最早是在杜威的反省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杜威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纷纷给出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但由于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性与情境性,不同的学者表述有所不同。[5-6]Papp等人(2014)定义批判性思维是运用概念化、分析、评估的高阶认知技能和思想开明、理智诚实的思考能力,从而导致合乎逻辑和适当的行动。[7]Hughes(2014)认为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8]Shin等人(2015)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引起解释、分析、评价和推理的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9]Walter将批判性思维定义分为两层,一是关注于逻辑分析和论证的准则;二是关注问题的情境性、历史文化性、世界观和交流的重要性。[10]批判性思维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依据理性和一定标准做出判断的批判性思维依赖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文化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延伸进化,具有动态性。维果斯基理论的核心是把人类的认知和学习理解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个别现象。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甚至是相互竞争的建构和表达批判性思维的实践。[11]

2 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整合

2.1 师生角色关系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中国传统课堂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尊重教师,不会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话,更不会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相信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为真理。钟启泉教授指出中国传统课堂是“记忆型课堂文化”,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的思想展开学习,学生接受并存储信息,并按照这种信息行动,这种学习环境导致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自主评估和积极主动建构知识。[12]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递者,在课堂上具有绝对权威的地位,尊师重教、教师权威的思想,使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学习进度,学生没有提问和发言的权利,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的方法学习,学生缺乏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所接触的信息。近年来,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文化性相关研究显示,亚洲文化中,并不反对批判性思维,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他们更倾向于既维护教师权威,又促进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间的有意义的接触交流,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觀点是基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普遍的社会文化信念,即师生间存在的等级且和谐的关系。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逻辑思维、独立自我概念、鼓励学生勇于冒险和提问,而亚洲文化中的学生团体更关注于以人为本、和谐的氛围。[13]传统课堂中,课程内容是以讲课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在面对面的教学环境中向学生传递基于事实的程序性知识。学生在这种面对面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2 批判性思维的对抗性

批判性思维的对抗性主要是来源于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批判性思维的文化嵌入性的前提是假设思维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一种技能和一种态度,它蕴含于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自我调节做出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实践超越逻辑论证,强调客观标准,也强调文化、情感和规则。合理的批判性思维强调自主性和社会性,因此批判性思维具有文化差异性。按照这种说法,批判性思维有“对抗性和合作性”。[14]Waller (2012)断定前者的目的是通过揭露对方的弱点和缺点,表明对方的论点不如自己的论点,从而赢得争论。[15]批判性思维的对立观点一直被认为否定对方积极的观点,从而降低讨论的价值。[16]另一种方法是合作的批判性思维,旨在调和自己的立场和对方的立场;它试图建立彼此的想法,使每个人都能从参与中获益。[17-18].Durkin (2008) 强调“合作的批判性思维”强调在做出判断之前,积极客观地听取他人意见,对有争议的观点持开放态度,以此探索真理,但二者并不矛盾,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兼容。[19]在亚洲文化中,已有研究表明,亚洲人一般不赞成以牺牲社会和谐和利益为代价,以激进的交流和个人自治为代价的批判性思维。[20]尊重传统文化,不愿公然挑战权威人物是亚洲学生的普遍做法。例如,中国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和互相探讨的方式来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亚洲学生完全没有批判性思维。但近来,学者发现中国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能表现出有效的批判性思维。[21]课堂上学生不会立即反驳教师的观点或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但课后他们会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教师的问题,或者课后单独向老师请教。调查中国大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定义的理解,其中知识自主和相对观点最突出。学生反对权威、想要自由,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是知识自主性的证明。[22-23]知识自主与批判性思维倾向有一致性和差异性。[24]相对观点指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应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东西方文化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现形式不同。儒家教育更加强调自我反思和主动思考,而这也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3 批判性思維的培养策略

3.1 创建积极平等的课堂环境,改变教学策略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习环境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25]传统的课堂环境,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Chapman(2001)指出基于记忆而不是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减少使用批判性思维,也缺乏有效的长期保留知识的学习,在新的问题和情境中,难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26]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得教学方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学生思维,是一种交互式的建构主义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而发展。[27]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交互主体性,师生之间平等交互,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讨论时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有意义学习。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之间的多边互动。已有研究发现,学生对学生和学生对教师的互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致的。

3.2 开展多元化评价

课堂上学生喜好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课堂表现方式,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已不能全面评估学生发展的整体素养。信息社会,学生学习好不应只以某一学科的成绩好坏来判断,有的学生可能适应于某种学习方法,在某方面就会突出,有的学生适应于另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可能在表达与信息收集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单一的评价模式不再适用于所有学生。正如李如密教授所指,新的评价方法应以“学生需要的教学评价”来展开。因为只有学生需要的教学评价,才能体现评价本身的价值和作用。[28]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评价中不断提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未来国民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研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要求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在了解批判性思维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根据文化语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容易被接受和被理解。未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从教师、学生、学习场所三方面考虑,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Higgins,S.,Baumfield,V.,Lin, M.,Moseley,D.,Butterworth,M.,Downey,,G.,et al. (2004).Thinking skills approaches to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impact on learners.London:EPPI-Centre,Social Science Research Unit,Institute of Education.

[2] Law,E. H.-F.,Miura, U. (Eds) (2015) Transform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Case studies from seven countries (Paris, UNESCO).

[3] Tiwari,A.,Avery,A.,Lai,P.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of Hong Kong Chinese and Australian nursing student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3,44(3):298-307.

[4] McBride,R. E.,Xiang,P.,Wittenburg,D.,Shen,J.An analysi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dispositions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J].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2,30(2):131-140.

[5] Atkinson,D.A cri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OL[J].TESOL Quarterly,1997,31(1):71-94.

[6] McGuire,J.M.Why has the Critical Thinking Movement not come to Korea?[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7,8(2):224-232.

[7] Papp,K.,Huang,M.,Lauzon Clabo,L.,Delva,D.,Fischer,M.,Konopasek,L.,Schwartzstein,R.,Gusic,M..Milestones of critical thinking: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medicine and nursing[J]. Academic Methodology,2014,89(5):715-720.

[8] Hughes,C.Theory of knowledge aims,objectives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an analysis of critical thinking descriptors. J. Res. Int. Educ. 2014,13(1):30-45.

[9] Shin,H.,Ma,H.,Park,J.,Sun Ji,E.,Kim,D.,2015. The effect of simulation courseware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multisite prepost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 537-542 (December 35).

[10] Walters,K. (1994) Re-thinking reason:new perspectives in critical thinking (New York, SUNY Press).

[11] Moore,T. J.Critical thinking and disciplinary thinking: a continuing debate[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1,30(3):261-274.

[12] 鐘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1(1):34-38.

[13] Atkinson,D. A cri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OL[J].TESOL Quarterly,1997,31(1):71-94.

[14][16][17] Bailin,S.Is critical thinking biased?Clarif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J].Educational Theory,1995,45(2):191-197.

[15][18] Waller,B.N.(2012) Critical thinking:consider the verdict (6thed.) (Upper Saddle River,Pearson).

[19][21] Durkin,K.The adaptation of East Asian masters students to western norms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argumentation in the UK[J].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8,19(1):15-27.

[20] Tan,C.(2017).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Cultural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Singapore[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DOI:10.1002/berj.3295,1-15.

[22] Howe,E. R. Canadian and Japanese teachersconcep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A comparative study[J]. Teachers and Teaching,2004,10(5):505–525.

[23] Paul,R.,Elder,L. Critical thinking:Ethical reasoning and fair minded thinking,part 1[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2009,33(1):36.

[23] Ennis,R. H.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Their nature and assess ability[J]. Informal Logic,1996,18(2):165-182.

[25] M Wubbels,M Brekelmans,JV Tartwijk.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teaching care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43(1-2):55-71.

[26] Chapman.Emphasizing concepts and reasoning skills in introductory college molecular cell bi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1,23(11):1157-1176.

[27] V.Curran,F.Kirby,E.Parsons,J. Locker. Discourse Analysis of Computer-mediated Conferencing in World Wide Web-based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2003,23:229-238.

[28] 李如密.让教学评价成为学生的需要[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5):1-1.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秋天在哪里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美育教师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