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声语言表达与播音语境的关系

2018-07-25曾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关系

曾蔚

【摘要】有声语言表达可以通过播音主持连通信息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是传播语境的重要工具。作为播音主持的主要渠道,有声语言表达与信息的真实性有着很大的联系,其会使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信息、播音主持以及受众三者作为相对单一的个体,本身没有关联,但正因有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作为载体,才构成了庞大的有声语言信息传播网络。

【关键词】有声语言表达 播音语境 关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30-01

一、有声语言和播音语境的含义及特征

1.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指人本身在主观意识影响下进行行为和事物描述时说出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变化。有声语言是行为个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机制,包含人体的一切情绪化意识,如伤心、绝望、快乐、悲伤等。语言涵盖的对象包括肢体语言、神态语言、动作语言等,而有声语言主要指人们出于交流和情感表达需要所形成的声音语言。对于常人而言,有声语言是表达自身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媒介。对于主持人而言,有声语言就成为了艺术语言,他们需要借助有声语言向受众传递情感和信息,还要把握自我内心想法和情绪的分寸感,避免个人情绪造成语言表达不得体。

2.播音语境

播音语境的学术定义“语言表达时所形成的感情氛围”,具有明显的场景化特征。通俗的解释是播音主持人员在传递声音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场景,或是特定的氛围表达。播音语境对主持人的信息传递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是否用词准确,描述到位,能否有效避免语言表达的情绪化倾向。其中,除有专业性的训练成分外,最主要的部分是衡量主持人能否站在客观立场进行主持,采用适当的语言技巧调动受众兴趣,从而引导受众的关注。可以说,播音语境是主持人塑造的主持场景,需要主持人借用一些语言技巧来烘托氛围,调动受众情感,再辅助特定的表达方式突出语言中的情感元素,借以引导受众。简单来说,播音语境是连接受众与播音人员的情感机制,也是播音人员独特语言艺术塑造出的艺术化情感场景,是丰富播音表达的手段,在播音主持表达中塑造播音语境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二、有声语言传播的优化条件

1.传播内容

在有声语言表达中,传播内容的局限性对传播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内容的来源、内容的安排都会直接影响有声语言的生存空间、规范空间以及审美空间。有声语言传播中,政府、社会、娱乐、个人等不同的内容来源,其最后表达的效果不同;顺序、详略、次重等表述的不同,实际产生的传播效力不同。在有声语言播音过程中,传播者只履行传播责任,再高超的传播能力和艺术处理都不能更改传播内容的实质,因此,有声语言传播要回归到重视品质、内涵,结合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参考对象、语境,由此来进行有声语言表达。

2.传播语境

有声语言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真实性,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对传播语境的理解是保证其真实性表达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不同的语境中,为确保信息真实与完整,语言的表达方式、效果都会产有较大的不同。要实现对有声语言播音的优化,就要对传播语境进行完美的解读、创造,对审美价值、文化底蕴、时代背景、语体风格等进行整合。有声语言的表达再创造中对传播语境的分类包括低语境和高语境两种,低语境是最直接的情感表达,直观、连贯、隐意少是其基本特征;而作为东方社会语言文化代表的高语境则是更加隐晦、含蓄的表达。因此,通过优化有声语言传播语境的配置、营造、转化,才能减少争执,并能更加巧妙形象的实现传播意图。

三、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研究

综上证实,有声语言表达不是简单浅白的语言叙述,而是在确保信息真实与完整的前提下,通过高语境传播的方式,向受众展示信息的准确性与有声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还能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传播语境中彰显信息的准确性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上信息遍布,网络的开放性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然而其中信息的真伪却不得不使人们用“慧眼”去辨别其中的真实性。信息的准确与否与受众的思想以及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正反映出了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另一个侧面,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而这正是造成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却真伪难辨的主要因素。

2.播音语境为有声语言塑造了虚拟场景

有声语言为广播提供了时空感,播音语境作为特定的情感载体为有声语言传递塑造了虚拟场景。单个语音符号不具备任何情感价值,也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只有不同的语言符号基于现实场景构成连贯的语言系统,才能产生真正的美学价值。有声语言在维度和广度上,让播音语境产生了内容和含义,有声语言的时间性对广播语言艺术表达,除具有使其存在的意义外,还具有特殊意义,让播音语境具有人性化色彩。言语交际是一条连接说话人头脑与听话人头脑的许多事件的链条。在特定的语言系统内包含着两条语言联系机制,一个是基于人类个体形成用于交际的语言链,一个是基于人类本体用户描述情感和思想的主体语言链。主体语言链表现在人们听到自己说话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说话的音色特征做出调整,让自己的语言描述更符合客观场景。有声语言常常一出口就转瞬即逝,消失于现实场景中。因此,表达者通过监听和语言的预感调整能力,让主观意愿与现实场景相符合,突出语言的价值属性和情感色彩。

四、结语

有声语言的表达也是一个极具艺术感的工作过程,对有声语言表达的形象感、逻辑性、个性化的追求也是行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有限的时间、空间,有限的方式、途径,有限的内容、情节,这些都是有声语言播音工作需要突破的局限。伴随时代的发展,有声语言的播音不断的融合以感悟语言文字、表达及塑造声音形象、营造意境、感染听受众、引发共鸣等艺术节点,不断的增强有声语言播音的气韵、感知、享受。

参考文献:

[1]米克拉·帕塔尔.新形势下播音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探讨[J].戏剧之家,2017(18):11-14

[2]郭娉娉.播音主持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7):17-21

[3]张建冲.语言表达形式在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7):23-27

[4]金昕.播音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探讨[J].现代交际,2017(22):45-50

[5]王昊.探究播音主持與舞台艺术间的关联性[J].传播力研究,2017(6):14-18

猜你喜欢

关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关系的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