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8-07-25范文娟
范文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临床上冠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1]。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2]。当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病死率大大升高。因此,分析急性心机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23±2.95)岁,其中男46例,女34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①患者发生持续性胸痛20 min以上,并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无胸痛症状的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的动态变化;②患者心电图中连续2个导联≥0.3 mv,或者连续两个导联压低≥0.2 mv并且T波倒置持续24 h;③动态观察过程中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升高,部位分为前、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及时诊断是指入院1 h内确诊,延时诊断是指入院1 h后确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闷,咳泡沫痰,双侧肺可闻及湿性啰音,X胸片有肺泡性肺水肿或间质性肺水肿。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完善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房室舒张末期内径,接受利尿强心和硝酸甘油治疗,控制患者基础疾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按照NYH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心功能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logistic回归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临床特征
3 8例(4 7.5 0%)患者发病时持续性胸痛,6 3例(78.75%)诊断为前壁梗死,17例(21.25%)为下壁梗死,51例(63.75%)及时诊断,29例(26.25%)延时诊断,延时诊断时间为2~37 h,平均时间(17.39±4.27)h。患者发病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闷,46例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就诊时患者平均血压为(147±26)mmHg/(94±14)mmHg,平均心率为(111±16)次/min。患者肺部湿性啰音,X胸片发现19例患者肺泡性肺水肿,61例患者间质性肺水肿。
2.2 治疗后心功能状况
治疗后患者心功能Ⅲ级48例(60.00%),Ⅱ级26例(32.50%),患者死亡6例(7.50%)。入院时平均LVEF为(34±5)%,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8±11)mm。
2.3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严重心律失常、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休克和介入治疗与患者住院死亡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1.235)、严重心律失常(0R=5.341)、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0R=2.031)、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0R=2.121)、休克(0R=4.736)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介入治疗时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437)。见表1。
表1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死率将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常见于前壁,本研究中,63例(78.75%)患者诊断为前壁梗死,可能是由于前壁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4]。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病史、严重心律失常、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休克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介入治疗时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因此,可以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明确诊断并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4 结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高,高血压病史、严重心律失常、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肌梗死、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肌梗死、休克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介入治疗时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