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骨瓣减压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2018-07-25赵继承
赵继承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急、发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预后差[1],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临床常见出血型卒中疾病的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一种严重性并发症,中、老年人为其好发人群,且约有35%~40%脑出血在基底节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有侧肢肌张力、腱反射下降或消失,患者病情发展后,上肢屈曲内收[2]。血肿冲破脑室会充斥脑室,患者的预后情况不理想[3]。所以临床中使用早期手术治疗非常重要,此次我院就大骨瓣减压术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对60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平均年龄(56.7±3.6)岁。观察组有19例男性和11例女性,平均年龄(57.1±3.1)岁。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全麻后取合适体位,消毒术野。根据血肿位置进行常规去骨瓣,清除血肿后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术前准备:剃头,头部皮肤备皮,根据CT诊断结果标记血肿部位[4]。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在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抗生素,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对侧约45°,手术侧肩垫高20 cm。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头皮切口为自颧弓向上,耳屏向前1.5 cm,绕过耳廓、顶结节后,至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至发际线,向前平皮缘,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上距离中线2 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大小为12 cm×15 cm。清除血肿完成后进行硬膜扩张减张缝合,逐层缝合颞肌、帽状腱膜和头皮[5]。
1.3 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血肿相比治疗前消除超过95%,患者头痛和恶心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颅脑CT显示,血肿清除率80%~94%,患者头痛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血肿清除率减少不足79%,患者的头痛和恶心症状没有改善。经过6个月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1,P<0.05)。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失联,对照组的ADL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的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546,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ADL评分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情况,患者的发病比较急,病情严重,该疾病是脑血管疾病汇总非常危险的一类。大部分的患者都会存在脑部小动脉病变,患者血压骤升,导致了小动脉破裂。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我国的脑出血患者大约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21%~48%,患者的死亡率能够达到67.9%,发病后的3天内死亡率能够达到50%。说明高血压脑出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该疾病加强防治非常重要[6]。高血压让患者小动脉出现了生理病变,小动脉关闭有玻璃样、纤维样病变,患者局部出血和缺氧坏死比较严重。如果患者的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也会导致血压上升,脑内病变破裂[7]。神经外科减压手术多数都是颞肌减压、骨瓣减压,根据近20年的研究显示,颅脑创伤合并难治性高颅压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该种手术方式需要将部分颅骨取出,缓解患者的颅内压过高,颅内压过高会引起患者残疾和死亡。大骨瓣减压术的曝露范围比较广,该手术对额前叶和颞顶、颞叶底部进行曝露,大部分单侧幕上颅内血肿都有效果,手术的难度比较低,减压效果比较好,术后颅压比较稳定[8-12]。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失联,对照组的ADL评分平均是(1.2±0.4)分,观察组是(2.7±0.6)分,两组的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大骨瓣减压术对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临床有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