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018-07-25张蓓蓓张泱悦
张蓓蓓 陈 军 张泱悦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 影响到全球数以亿计患者的生命健康, 由之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将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其中DR最为典型。目前西医临床主要通过降糖药物联合局部血管增生抑制剂进行治疗, 由于患者文化程度及对疾病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获得良好依从性。中医辨证施护是在我国经典医学理论指导下, 根据不同证型制定出适宜患者的个性化干预方案, 已在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获得广泛运用。本研究旨在通过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措施, 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配合度,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DR相关西医诊断标准者[1];②符合消渴目病相关中医诊断标准且能明确辨别证型者[2];③年龄40~75岁者;④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诊断为非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合并其他类型眼疾者;②合并有心、脑、肺、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③有精神疾病史或无法配合治疗、干预者;④有手术治疗指征者;⑤干预过程中退出研究或随访失联者。观察组患者男32例, 女30例;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63.2±8.8)岁;糖尿病病程1~16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5.6±3.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 中学及中专34例, 大专及以上12例。对照组患者男31例, 女27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62.7±9.0)岁;糖尿病病程1~17年, 平均糖尿病病程(5.9±3.9)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 中学及中专32例, 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DR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与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生活习惯纠正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施护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为:①肝肾阴虚证:嘱患者切勿食用辛辣或过于温热食物与汤剂, 可用制何首乌、枸杞子泡水饮用, 保持良好心态,宁心以养神;②气阴两虚证:嘱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 增加液体摄入, 并食用山药、黄芪、枸杞子、葛根、沙参、燕麦等滋阴补气药材制作药膳, 鼓励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行动缓和的强身健体运动;③痰瘀阻滞证:嘱患者切勿食用油脂厚腻食物, 转而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且热量较低的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 适当参与散步、气功等有氧运动, 避免精神刺激与紧张急躁情绪, 定心安神以调畅气血;④健康宣教:除辨证施护外定期开展中医讲座, 从药食同源、情志调护、作息安排、用药机制等方面讲述日常保健对消渴目病治疗的重要性, 并强调干预措施与用药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遵医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1.3.1 遵医效果 根据随访调查所知患者用药情况及按时复诊情况进行评价, 优:完全遵照医嘱用药, 无忘记用药事件,且能准确按时回院复诊;良:基本遵照医嘱用药, 极少忘记用药, 且能准确按时回院复诊;可:部分遵照医嘱用药, 或因症状稍有好转而停药, 能基本按时回院复诊;差:用药未遵医嘱, 复诊凭症状加重而定。遵医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3.2 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NSNS[3]进行评估, 通过填写20项患者对护理工作主观感受条目进行评价, 每项条目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计为1~5分, 分数越高则说明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
1.3.3 生活质量 根据CLVQOL[4]进行评估, 分别从远视力移动与光感(12项)、调节能力(4项)、读与精细工作(5项)、日常生活能力(4项)4个维度共25项条目进行评价, 每项条目计为0~4分, 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遵医优良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NSNS、CLVQO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NSNS评分(90.3±6.7)分、CLVQOL评分(74.5±11.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7.1)、(65.9±12.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遵医效果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NSNS、CLVQOL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NSNS、CLVQOL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
3 讨论
中医理论多将DR归为“消渴目病”范畴, 古代医学著作早有“三消久之, 精血既亏, 或目无见, 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言明糖尿病导致DR之病因, 可见对其病机、治法均有独到见解。因此临床护理纳入中医辨证思想必要性极大。
西医指导下的常规护理方案通常以饮食、药物指导为主, 辅以严密血糖监控与生活运动习惯干预, 必要时采取眼科保健护理与心理引导, 尽管设计护理方案较为周全, 但对患者个体而言针对性较弱, 部分患者重视度不足极易导致干预效果不佳[5]。相关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消渴目病可归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痰瘀阻滞3种证型, 其中肝肾阴虚证患者诉眼前黑花、闪光, 可伴有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以疏肝润目法施护;气阴两虚证患者诉五心烦热、神疲乏力等症状, 当以补气养阴法施护;痰瘀阻滞证患者则多为晚期DR, 除视物模糊、体胖面暗外, 还表现出头痛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 当以调畅气血、化痰祛瘀法施护[6-8]。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NSNS评分(90.3±6.7)分、CLVQOL评分(74.5±11.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7.1)、(65.9±12.4)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这表明中医辨证施护可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 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方法着眼于DR病因与病机而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进而令患者治疗效果有所提升有关。
中医护理强调的情志调护不同于西医临床的心理干预,并非以改变患者主观认知作为干预目标, 而是强调经典中医理论中, 情志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不仅要求患者通过保持愉悦心情, 还借以五行相生相克及移情易性之法辨证调节其心理状态以正确面对疾病与治疗[9]。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遵医优良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辨证施护可通过中医讲座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有利于心身顺遂接纳治疗与干预。汪娟等[10]认为, 中医特色药食同源、情志调护等护理理念均可协同药物调和全身之气血, 从而改善患者应对DR的情绪, 有利于维护患者遵医行为。
综上所述, 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DR患者遵医优良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有利于其预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