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数学公开课的剖析与思考

2018-07-24田玉龙付萍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剖析思考

田玉龙 付萍

摘 要 新学期开学,我校一如既往的开始举行校内公开课,第二周周二的第一节课是数学公开课:一年级数学,课题是《动物乐园》,教者(年青教师)直接导入课题,用白板显示教材中的动物乐园画面。这里我认为教者应利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读出趣味,让学生走进动物乐园,成为乐园中的一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在玩中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公开课;剖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233-01

环节一:老师让学生从画面中找出有几只小兔和几只篮子,当学生说出四只兔子和四个篮子时,教者在黑板上出示四只兔子对应四个篮子的场面。即4=4,让学生认识“=”和知道等于号的写法,接下来用白板出示训练题“我会读”。2=2,5=5,7=7,8=8,10=10。引导学生集体朗读。

环节二:白板显示四只兔子和五个胡萝卜的画面,让学生集体说出几只兔子和几个胡萝卜时,教者在黑板上写出4 和5,让学生说出4和5谁大?即:4<5。指导学生认识“<”和小于号的写法。接下来用白板出示训练板块“我会读”:5 <8;1<3;7<10;2<9;6<7;4<6。引导学生集体朗读。教者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岔开比作小于号指导学生学习小于号(这种形象化的教学容易使学生记住小于号的写法,值得借鉴)。

环节三: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猴子挡秋千的情景,图画上两个秋千却有三个猴子,教者在黑板上出示三个猴子和两个秋千的图片,学生很快说出三个猴子和两个秋千,教者板书3和2后,让学生说出3和2谁大?即:3>2。指导学生认识“>”,并教学生大于号的写法。教者再次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岔开比作大于号指导学生学习大于号。继续用白板出示“我会读”:2>1;7>5;9>7;4>2;10>6;8>3。引导学生集体朗读,强化记忆。

环节四:用白板出示强化训练板块“找规律”:4>2;5 <9;8>7;6<10;7<9;6>4。在学生反复集体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了找规律的办法,即:“大于号小于号作比较,开口向谁谁就大”。

环节五:用白板出示巩固训练题。7○3;4○9;5○4;6○8;10○9;5○5;7○6;3○2;7○7。教者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刚刚入学,显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的,教师在白板上订正后,领着学生读,这时学生读的声音已经很弱了,显然,这时候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已经很差了。

就这样,这节课随着铃声的响起平铺直叙地结束了。

听了这节课,我的脑子里总是抹不去,心里一直在想,总想说些什么?

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教者用手势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了大于号和小于号,值得学习和借鉴。学习训练了“=”、“<”和“>”的运用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单从知识层面讲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从三维目标教学的理念、学生身心特点、现代教学设备应用看,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一、从學习目标看

目标不清晰,课堂上没有呈现学习目标。既没有知识目标的要求,也没有适宜学生年龄特点的合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的师生互动方法的设计,更没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趣活动情景设计。如让每一位学生扮演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走进动物乐园与小兔、猴子对话,对接,从玩中学习认识等于号、小于号和大于号,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本节课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方法简单、单一。

二、从知识教学的练习设计看

每个教学环节后面设计的都是“我会读”,教学采取的方式也基本一样。建议设计一些激趣的知识抢答、同桌讨论、智力冲关或画图中的角色扮演等类型的训练,同时采取集体回答、黑板演示、个体发言、小组纠错等方法课堂气氛或许会形成一个个小高潮。避免课堂的平铺直叙和风平浪静的氛围。

三、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看

刚刚入学的6岁的孩子,从年龄和身心特点看,他们每节课的注意力基本集中10分钟左右的时间,如何有效抓住这短暂的时间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并较好地利用其它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情节,是非常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研究的课题。甚至是需要终生研究的问题。

四、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看

可能是因为年纪较轻,教学经验不足和有许多老师听课的原因,教师显得比较拘谨,不能走进学生中间去,总是盯住演示台在一步一步的往下讲,基本顾及不到学生的学情和感受,一致到最后的巩固训练环节,教师领读时大部分学生就不响应了。各自玩自己的去了。

五、从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看

利用白板进行教学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学习到许多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应用不当,也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如在本节课的一些巩固提高训练中,训练题用白板呈现,学生就失去了上黑板实际动手动脑操作的机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也不能较好地反馈。整堂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积极学习的兴趣。

六、从集体备课情况看

由于我校自本学期开始才实行集体备课活动,主备课人,备课人,二次备课人在理念上,教材的把握上,学情的分析上,课堂教学方式的呈现上还不能实现较好的对接,特别是二次备课人在教学设计的运用和融通上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剖析,只有在理念、思想、方法和技巧的不断碰撞中才能形成自己的独到的教学思路和特色。

以上是我对一节一年级数学课的剖析和思考,一些想法和认识一定有许多不足和错误,还需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学习,商榷提高。

猜你喜欢

剖析思考
创作剖析
三角函数易错题剖析
绝对值不等式题型剖析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