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字理有效纠正错别字

2018-07-24侯银意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错别字

侯银意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而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写有错别字。本文以如何运用字理有效纠正错别字为切入点,提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字理识字,可以有效纠正错别字。

关键词 错别字;运用字理;有效纠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96-01

当前的识字教学普遍是用分析汉字结构、数一数笔画、机械抄写几遍来代替对汉字结构的剖析和规律的探寻,从而使形象生动的汉字成了一种僵死的纯工具性的符号,学生无法对汉字本身产生真正内在的情感和兴趣,于是在使用汉字时经常写错别字。如何运用字理有效纠正错别字呢?

一、运用“溯源比照”法

所谓“溯源”,就是追溯楷体象形字形体构成的源头,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汉字产生、演变的大体过程,一般可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动作演示以及古文字的呈现等方法进行。而运用这种方法的大多数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例如“象”字是个很容易写错笔画的象形字,学生常常把第六笔的“丿”拆分成两笔去写,即在口里写“丨”,再从口下面写“丿”。为了让学生纠正这个字的笔画错误,可以先出示甲骨文“ ”,通过观察,古文字的“ ”像竖立的象形,古文字上部表示象鼻的“”,表示头部的就像象牙从嘴里伸出来的样子,这时就要强化象牙(丿)从“口”中伸出来。通过古文字的呈现加深了学生对“象”第六笔的记忆,学生在书写“象”时就不会把第六笔“丿”拆分成两笔来写了。

二、运用“分解组合”法

一些合体字,学生常常把它们的偏旁混淆。写错的主要原因是不明白两个偏旁的形、音、义。如一些衣字旁的生字,学生常常把一些字的“衤”写成“礻”。这时,如果我们依照构字的特点,采用“先分解,后组合”的方法理解其形义。

如“初”字,先把这个字分解为“衤”和“刀”,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初是‘衤而不是‘礻呢?”原来制衣服时须要先用刀裁布,故用刀和衣组合成“初”,由用刀裁布是缝制衣服的第一步,引申为起始,初起的意思。学生明白了其本义,就不会把“初”的“衤”写成“礻”。以后书写跟衣服有关的字如“被、衬、衫、袖、裤、袜、襟”就不会写成“礻”。

三、运用“触类旁通”法

众多的形声字都是由数量有限的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如“狼”和“狠”两个字学生经常混用,因此在纠正这两个字时应先引导学生辨析比较,狼是动物,部首是反犬旁;运用基本字“良”引出一串字“浪、娘、狼、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良”的韵母“iang”示音,“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良”是它的示音符号,所以整字读“láng”。而“狠”的示音符号是右偏旁,读艮(gèn)声。整字读“hěn”。再由“艮”(gèn)引出一串形声字,如很、跟、恳、垦等。由于重点比较了两个字的声符,学生能够记得牢、用得准。

四、运用演示法

(一)图文演示法

图文演示法就是按照“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把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理解汉字字形的难度分解降低。如学生在书写“鸟”时,经常和“乌”混淆。

先出示一张头上有彩色翎毛的小鸟的投影片,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翎毛、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讲完“鸟”字,把“鸟”的一点擦去,问:“如果鸟没有了眼睛会怎样?”“什么也看不见。”“对,眼前就会乌黑一片。‘鸟字去掉点就是‘乌黑的‘烏字。”“乌鸦全身羽毛乌黑,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所以‘乌鸦的‘乌字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

(二)实验演示法

在日常教学中,让教师经常感到头疼的是“染”字,因为总有学生多写一点,将“九”写成“丸”字,在纠正“染”字时,笔者做了个实验。水彩盒,一瓶水和白布。用镊子夹起一块白布,浸到淡红色的水彩中,白布被染成了淡红色,教师又夹起这块淡红色的布浸到深红色的水彩中,淡淡的红布变成了深红色。白布浸到水彩中由白变成了淡红到深红,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水,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水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学生理解了左上方“氵”和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染”字下方“木字底”的理据。

实践证明,运用字理纠正错别字是比较有效的,相对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方法既省时又省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18(6).

[2]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错别字
疯狂编辑部之疯狂的错别字
发现错别字
作文本里的错别字
找碴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找碴
大走怪运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错别字先生
一字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