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语文视角下渗透“三全”育人理念漫谈

2018-07-24闻兰芬

读写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三全育人

闻兰芬

摘 要 所谓“三全”育人,指的是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这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课程育人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七大“抓手”之一,以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视角,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三全”育人理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展开探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以期给予读者启迪。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育人;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69-01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和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我校在《惠城区“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相应的“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方案,在深入学习了“三全”育人理念后,从“课程育人”这个角度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三全”育人理念。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三全”育人理念之愛国篇

叶圣陶先生非常反对空洞地讲爱国,“我以为抽象的德目如爱劳动、爱祖国,对学生尽可以少在口头上提出,而在具体的引导和训练中却必须看准学生的发展程度和个人特征随时用力,不可丝毫放松”。教学中我以渗透式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一年级语文开篇就是爱国教育《我是中国人》,认识祖国,首都在北京,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爱祖国爱人民的种子因此而种下。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国歌,将爱国行为日常化。《升国旗》是理解国旗的含义,了解基本的升旗礼仪,这是庄重的场合,要立正敬礼,尊敬、热爱国旗。

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强心,同时结合赵州桥历史的纪录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的见识、直观的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狼牙山五壮士》这些教学资源中,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风光与壮美山河,缅怀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精神,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三全”育人理念之法制篇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传输语文知识,还要用心地探讨如何将法制教育知识穿插和糅合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

语文课堂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资料,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如在学习《一个小山村的故事》一课时,学生了解乱砍滥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要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在学习《泉水》一文时,向学生灌输保护水资源,宣传《水利法》知识;《翠鸟》一文激发了学生了解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布置学生搜集或查找有关资料,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的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不乱抛废物、不破坏花草树木,了解有关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三全”育人理念之心理健康篇

就目前我们的小学教育而言,心理健康课的开设还极为单向,比起社会和家庭给学生心灵上带来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显然跟不上“节奏”。因此,除了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之外,我认为还应该注重语文课堂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引导作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如今的学生,生活条件较好,在家中娇生惯养者居多,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较弱。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些典型课例的学习和引导,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等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使学生的修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如《顶碗少年》,文中讲述了顶碗少年在几次表演失败之后仍顶着巨大压力重新表演成功的事。学生明白只要正确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失败,成功仍会到来,这样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二)形成适应当代的正确价值观

课例中的人和事很多也许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教师一味地说教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意义。所以,我们要适机地将课文内容与当前发生的实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再联系社会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学生在感受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学生的情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与升华,美好的心理品质也在耐人寻味的语文课堂中得以塑造。

(三)在优秀文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我们的课堂是有限的,学生的阅读却是无限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优秀作品,做到以文养德,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语文课堂中适时地渗透国学经典,同时指导课外阅读,使其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持续的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素养,逐步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

四、结语

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三全”育人理念,教师才能真正上出一堂既有语文味,更有“育人味”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四耕.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适度艺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02).

[2]吴延德.试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特征与途径[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3]张成淦.实行“三全”管理,加强德育工作[J].教育导刊,1986(04).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三全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坚持“三全”原则实施“三项”工程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