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18-07-24刘根银
刘根银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思想对学习效率有直接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具备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途径
中图分类号:C41,C961,D43,TH1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30-01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对空间、数量关系、计算方法等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有一定性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一般是从数学思维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数学思维到底应该如何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机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当作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逐步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和教学节奏去探索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优化课堂设计,将数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倡导学生互动参与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倍数、因数》时,以往情况下教师会把课堂当做自己的主阵地来进行教学,为了能够达到课堂优化,培养学生属于自己的一种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先学后教法”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固定的时间、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固定的内容让学生在这样有规律的学习框架内去探索知识本节课就让学生从以前的乘法中来做好分类,在固定的时间内把固定的内容理解透彻,这样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有方法和思维的交流,拿“5×5=25”来讲,要让学生自己知道5是25的因数,25是5的倍数,它们之间就是存在这种关系。而教师所要做的是把最后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给学生无限的展示空间,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本知识转變成自己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有足够的信息去探索知识,强化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化抽象为具体,引发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注重概念定理的学习。然而此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不易理解,生活缺乏经验,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从直观到抽象,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种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对这种物体有直观上的认识。只有观察的彻底,才能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起到铺垫性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将知识运用到更深层的学习当中。而在这种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模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逻辑性,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够从繁杂的理论中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便于以后的学习。
(三)激发学生联想,发散学生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密切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联想对于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不断提高洞察力,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突破。例如:在小学数学分数的案例中,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计划甲加工零件的个数是乙加工的2/5。实际甲比计划多加工了34个,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在思考这道题时,学生能很快准确地判断出2/5和7/9这两个分率都是以乙加工的零件个数为基准的。但由于这两个标准量的数值并不相等使得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教师应在此时鼓励学生进行想象:“甲加工的零件个数是乙的2/5”,说明甲、乙计划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正好是乙加工零件个数的7/9”,又说明甲、乙实际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几比几?这样,就把乙标准量的分率转化为以总个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很快解答出这道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由分数的关系联想到比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鼓励学生大胆联想,有利于学生扫除思维障碍,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教学中的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思维的培养途径。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上来进行全面的剖析,还要进一步的探索教学中与数学思维契合的点,并不断的放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2(23).
[2]李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