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研组组建的实践分析

2018-07-24刘庆宏朱香芹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策略

刘庆宏 朱香芹

摘 要 教研组是科任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载体,是学科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的建设成效,事关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分析了当前教研组在研修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品牌特色等方面建设策略,阐述了如何在有效管理理念引领下提升教研组建设水平。

关键词 教研组;建设;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A326,C36,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050-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研组的建设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教师专业的发展,事关特色学校的创建与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探讨教研组建设的方略,关注教研组的生态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研文化

科学、合理的教研组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品位,并有助于学校的顺利发展。因此,农村中小学若要建立良好的教研组教学模式,首先应当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学习风气积极的、和谐民主的教研文化。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参加学校组建的各级各类各组织的相关培训。为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学校应当在学习资料、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全面组建,让教师在快乐中学习,并以此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能使教研组的教学力量更加强大。同时,教师严谨治学、科学求真的探索精神也十分必要。用研究的视角、态度、方法科学规划教学工作是科学教研组组建的基础与保障。同时,教研组特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互动。教师自身特殊教研风格的荟萃可以在教研组内形成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真诚团结的良好学术研究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教师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多种教学经验相互影响、多种教学方式彼此交融,从而有助于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教研组的教学成效。

二、建立健全教研组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为基础的教研组长任期聘用制度。其次,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考核评价标准有助于从学常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工作绩效、工作特色等多个角度对教研组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考评。考评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考评标准的制定还应当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且考虑到其实行的可能性。考评结果是学校评选优秀教研组与教研组长的客观依据。为促进教研组工作的及时改进,在每学期结束后,各教研组应当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向上级认真、详细汇报,并对其中特色与不足进行自我总结。此环节结束后,學校应当根据结果进行评价并予以公布。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教研组求真务实作风的形成。再次,为推进教研组工作健康发展、保证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与有序性,学校应当增强自身的领导意识,为教研组建设工作创设必备条件,并为其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

三、以课题为抓手,提升教研品位

促进教学研究效果提升的根源是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力度。新的教研形式将科研与教研结合,让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成为教研与科研的导向和切入点。具体的做法是将问题分段细化,并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定时段的、反复细致的探索研究。这种将两种研究紧密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教研活动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提升,从而有助于教研组从以往单一的教学型向研究学习型转化,从而能够带动其实际效能,以及学校教师业务与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提升。教研组存在的意义在于其兼备教学目的与科研目的,而二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研品味。具体程序包括:确定课题后,教师应归纳、筛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随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流程进行反复探索,使问题得到循序渐进的解决。同时,教研组内成员应当妥善分工协作、合作交流,在课题搜集、选择、材料整理等环节进行经验交换,以寻求突破重难点的最佳方案。上述过程应当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结合起来,汇集各方面智慧与创意,最终形成一篇兼具创造性、开拓性与反思性的结题报告。

四、构建研究型的教研组,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协作、共享资源、实现专业发展的学习体。因此,教研组需要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让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化。教师人人是研究主体,教学事事是研究内容。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研相长;在学中研、在研中学,学研相长。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学术含量。

教研组研究的营造,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科学引领。新课标对课程实施的建议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将要有意识地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学友,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传统理念下的授予者。新课程、新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应关注教师的发展,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教研组营造研究氛围需要教师激情的支撑。教师有激情才能有动力,才能有创新。教育科研需要教师的激情投入。这样,才能转变教师的思维角度,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做课题、搞科研,才能使自己进步、成长。因此,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科研,人人有成果,应该成为新常态。

五、结束语

在实践中,教师只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创造性的做好教研组的各项工作,发挥大家的智慧,就一定能使教研组工作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炜煜.校本教研背景下的教研组建设方略[J].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教研组建设策略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Passage Four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