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2018-07-24耿婉婷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花苗转基因环节

耿婉婷

摘 要 启发式教学从很早之前就有,来源于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从古至今,启发对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得到除了书本之外的更多知识,拓宽思路和眼界,培养创新性思维,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083-01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动,关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从一开始的应试教育,分数万岁到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都是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的体现。而教育的体系的变化实质上也是教育思想的变化,由过去的注入式教学到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育强调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由主体地位變成主导地位,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己学会思考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会有所收获。而启发式教育运用在初中的生物课堂中更能体现出它的作用,因为生物科学本身就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好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就要从基本教学入手,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

一、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时候,对新增加的几门学科都是有很强烈的新鲜感和期待感,教师不妨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第一节课就上的精彩纷呈,将书上关于生物的绪论描写给学生们展现出来。可以带学生去操场感受温暖的阳光,看看茂盛的树木,闻闻芬芳的花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的纪录片;先让学生自己举例子,他们的理解下的生物有哪些……这样的方式,前者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后两者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可以凭借自己来最直接的感受到,什么是生物。第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上课不论是理解还是举例,都会首先考虑是不是可以从身边的事情入手,用自己的经历来体验?这样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二、从课堂设置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现在倡导的启发性教学是指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给予启发,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只负责提问,只负责总结,其他的都交给学生,这样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因为初一的学生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对于“新的人生”还有迷茫期,而且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法来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都渗透一些内容。

(一)导入环节,可以从学生身边来找实例。例如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在上课之前半分钟安静的坐在座位上,手放在胸口位置,平静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让学生亲自感受心跳可以让他们关注到平时听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心脏一直在跳动的,但是深入的内容学生并不了解,正式上课的时候可以提问:“我们知道人从一出生心脏就是一直在跳动的,那么心脏跳动意味着什么?它是什么样的结构呢?”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去主动了解知识,而不是教师生硬的把内容灌输给学生。

(二)课堂提问,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在设计课堂环节的时候,一个常见的情景就是在学习了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会提问学生相应的问题,起到巩固的作用。那么在这个环节就尽量抛弃之前课堂的一问一答或者发散问题教师固定答案的模式,对于选择题或者知识点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入问题,让学生乐于回答;对于发散性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讨论时间,让他们表达各自的感想。例如《生物的变异》涉及到了转基因问题,教师可以问学生们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的食用油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的?”学生会认真思考,感觉到转基因的问题其实离大家并不远,在学生回想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抛出问题:“那么大家对于转基因这件事情怎么看待的呢?”让学生深入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很有帮助。

(三)课后总结,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有心去了解才是成功的教学,说明了学生有了兴趣的驱使,才会愿意花时间去讨论去了解。例如《种子的萌发》一节课,教师可以事先培养一盆花苗,成功与否都可以,在课上的时候带到课堂,让学生在观察花苗的同时思考:“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让这盆小花苗成活呢?”在总结课程之后,感兴趣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去自己培养花苗,这样不仅是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回归生活,这才是生物学科的本质。

三、从自身的态度让学生转变身份

启发性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新潮思想,在从一开始的模式转变肯定会和原有的思想有碰撞。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位置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改变的,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不能觉得学生的做法是在挑战教师的权威从而打压、拒绝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甚至是自信心。而对于学生的问题也要有更多的耐心,从更多的角度解释问题,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这样才会真正实现角色转变。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得到除了书本之外的更多知识,拓宽思路和眼界,培养创新性思维,实现全面发展。而要真正的贯彻启发式教学,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找到合适的策略和可研究的路径,还要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思考,认真的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最终实现启发式教育的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花苗转基因环节
转基因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美国:含5% 转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标注
小花苗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