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制度下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2018-07-24王颖萍
王颖萍
摘 要: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电学实验又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组成部分,高中生操作电学实验的能力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操作物理实验的实际水平。因此,如何顺应高考制度的改革变化,提升高中生操作电学实验的实践能力,便成为高中物理教师所需重点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开发现实生活资源、提升电学实验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高考制度下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制度
高考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高中物理的教学走向与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高考作为评选人才的基本工具,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调整,虽然依然存在题型单一、题材匮乏等缺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高中物理考试开始以能力为主,且常常会以生活素材与现代物理前沿科技等作为物理问题的导入背景,要求学生从中分析与提炼出题目的考查内容,确定考查范围。在这类题目中,实验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类高考题。这就对高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与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将以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为例,讨论高中物理教师应如何顺应高考制度的变化来提升高中生的应试能力。
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
“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现代信息技术也是高中物理教师常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远远不止于此,许多教师都已经开始钻研如何以传感器、电子白板等作为实验操作工具来组织实验教学,且有许多物理题目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问题“引子”来抛出物理问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现代科学技术来组织电学实验,或者多讲电学实验的现代发展,让高中生了解电学实验的前沿科技,使學生懂得物理与科技之间的紧密联系。
“电场及其描述”一课是整个章节知识的核心内容,高中生对电场知识的理解不仅影响着他们对电学知识的把握,还决定着他们在电学实验中是否能够灵活调度物理知识,因此,本课教学至关重要。为了引起高中生对电场知识的学习兴趣,笔者以“无线电”作为本课的问题导入,向学生展示了广播、电视、收音机、手机、无线网络对电场的应用历史。之后,笔者以无线电技术作为本课实验主旨,引导高中生模拟了无线电的发电过程,使其在实验中分析电磁波的运动规律,学习使用库仑定律来计算电荷场的强度,从而推断出电场强度的内涵等多个知识点。
二、开发现实生活资源
“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走向,也是新课改为了解决“知行脱节”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改革重点。电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高中生的衣、食、住、行等活动的完成都或多或少地依赖着电学知识,若教师可将这部分生活资源引入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那么不仅可以充分提升高中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还会使其对物理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近些年来的物理高考题目中,生活化的物理实验问题所占分值比重越来越大,选择题、实验题、证明题等均有所涉猎,这就更需要教师以现实生活资源来组织电学实验教学,提前训练高中生的解题能力。
在“电场中的导体”一课中,笔者引导高中生做了静电实验,如用毛皮摩擦胶木棒,可吸附碎纸片;摩擦生热,头发飞起;摩擦金属棒,移到验电器,检测金属棒的电荷运动等,这些实验都是高中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此作为“电场中的导体”引子,便于高中生理解导体以及静电平衡中的导体规律,从而为学生根据实验分析静电屏蔽现象打好基础。
三、提升电学实验能力
提升电学实验能力需要教师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高中生在电学实验的主体作用。现在有许多高考题目考查的是高中生运用某个电学实验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再符合高考的要求,让高中生成为电学实验的操作主体,使他们在实验思考中总结出电学知识的应用规律,便于他们举一反三、灵活迁移,使其充满自信地应对多变的高考题目。因此,在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探究实验作为基本的实验开展方式,并以教师演示实验作为探究辅助方式,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实验能力。
在“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物理电学实验中,笔者鼓励高中生根据教材提示与实验书的指导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教材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笔者指出并修正实验方案的不合理问题,然后组织高中生亲自操作,探究多用电表是如何利用欧姆表这一物理原理来完成工作的。待学生探究完多用电表的使用原理之后,其还可将常见的电流表改装成多用电表,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全面分析高考制度的改革变化,综合提升高中生的应试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加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成为促进高中生成长道路上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张一明.基于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设计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2]曹会.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