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2018-07-24牛爱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4期
关键词:慢性疾病影响因素

牛爱萍

【摘 要】目的:探究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社区于2017.7-2018.1开展的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试验,观察组选取43例肥胖居民,对照组选取43例健康人,观察对比组间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差异,并分析慢性疾病与肥胖、不合理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22例、19例,均比对照组多,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相关性分析,慢性疾病于肥胖、不合理饮食呈正相关。结论:居民肥胖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只有健康肥胖居民生活方式,才可提高患者疾病预防能力,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关键词】居民肥胖;慢性疾病;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

前言:

慢性疾病虽不能直接导致死亡,但是其存在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随着我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相关学者提出,肥胖易增加患者慢性疾病的患病几率。为探究其真实性,本文选取43例肥胖居民,对其相关慢性疾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7-2018.1选取本社区肥胖居民43例作为观察组对象,于同时期选取4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象,开展本次研究。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3.7±4.9)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3.1±4.3)岁。所有人员经知晓此次试验,签署试验告知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观察组纳入BMI≥28.0患者。对照组纳入拥有三甲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书人员。(2)排除标准:知情不配合;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开展常规体检,记录患者血压、体重情况。采用汞柱台式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血压数值取三次平均值予以对比。血压测量中间可间隔1min,保证患者血压稳定。针对高血压的诊断,以SBP≥140mmHg、DBP≥90mmHg为准。指导患者取空腹血及餐后2h血,借助已糖激酶法测量血糖数值。糖尿病诊断,以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h血糖≥1.1mmol/L为准。

1.3 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组间慢性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借助调查问卷调查所有人员慢性疾病患病情况,问卷包括患者信息,慢性疾病史[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级回归性分析软件Logistic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组件对比

观察组的慢性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高,P<0.05。

2.2 回顾分析

借助Logistic回归性分析软件,对慢性疾病和肥胖、不合理饮食情况进行分析。实验证实慢性疾病和肥胖、不合理饮食均呈现正相关(OR=0.73,P=0.01)。

3 讨论

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存在着脱离不开的关系,严重影响着我国人们的生命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居民为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消费已经高达830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消费,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3]。

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肥胖作为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对于患者健康呈负面影响[4]。为此,只有健康患者作息,指导患者多加锻炼,减脂减肥才可降低患者血压。还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叮嘱患者禁烟禁就,禁止暴饮暴食。定期服用降压药物,才能够保证血压稳定,避免并发症的产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为患者提供血压测量服务,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意识。

糖尿病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应该与高血压患者采取同样的方式预防。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健康患者饮食习惯,坚持少油少盐原则。控制食量,适当开展运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意识,定期为患者开展糖尿病测量工作,提高患者糖尿病预防意识。加强对糖尿病控制手段的宣传,提高人员糖尿病预防能力。

综上所述,居民肥胖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有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疾病预防能力,才能够降低患者患病几率。

参考文献

李青, 蔡乐, 王文丽,等. 云南省农村居民四种常见慢性病经济负担及其与肥胖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7):868-873.

辛鹏, 常改, 李静,等. 身高对男性成人慢性病及中心性肥胖判定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8):1086-1089.

李青, 蔡乐. 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2):1-4.

刘秀峰, 陈东宛, 吕金昌,等. 北京市顺义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特征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 2016, 32(15):2075-2078.

猜你喜欢

慢性疾病影响因素
空巢高龄慢性疾病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及实施整体化护理研究
移动健康教育在慢性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中山市横栏老年农民健康状况及慢性疾病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