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8-07-24肖和英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肖和英

摘 要: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鉴赏文学艺术美的过程。由于古诗词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造成了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让古诗词鉴赏教学焕发出应有的艺术光彩。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纵观当今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最广泛的问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鉴赏教学流于死记硬背。具体来说,当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对诗词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解读层面,忽视了鉴赏诗词美感和探索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教学将古诗词脱离于时代背景下进行鉴赏,使学生难以理解诗词内涵;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趋于形式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注重对古诗词的审美,其次要详细解读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再在此基础上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这样的教学对策,可以突出古诗词鉴赏教学中“鉴赏”的分量,還原古诗词教学最初的审美鉴赏目的。

一、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对古诗词仅停留在解读层面

古诗词鉴赏教学,需要注重的是“鉴赏”二字。而纵观当今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教学趋于表面化,不少教师将“鉴赏”教学实施成为“解读”教学。具体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对古诗词的翻译和背诵,脱离了鉴赏教学本应注重的审美过程。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想的误导,认为古诗词教学只要学生能理解、会背诵即可,脱离了古诗词教学审美鉴赏的初衷。

2.教学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研究较浅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脱离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而单独存在,我国绚烂的古诗词都是基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历史时代背景而创作诞生的。在当今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仅停留在作者介绍的层面之上,而对古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甚少。这种问题会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脱离,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3.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由于古诗词鉴赏教学趋于表面化和脱离化,使得高中学生普遍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将古诗词看作应付考试的内容,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具体表现在学生学习古诗词死记硬背之上,他们对古诗词的内在美感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很少。因此,很多学生视古诗词学习为一种学习负担,影响了对古诗词的学习质量。

二、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教学

要解决古诗词鉴赏教学趋于表面化的问题,应从“审美”二字入手。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翻译、背诵的同时,重点带领学生体味古诗词所创造出来的审美意境。对于审美鉴赏教学来说,我们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古诗词所展现的画面,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词艺术之美。突出“审美”过程,可以使诗词鉴赏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取得更好的提升效果。

例如,在鉴赏《涉江采芙蓉》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审美情境,带领学生畅想诗人“涉江采芙蓉”的画面,感受诗人哀婉忧伤的思想情感。另外,对于这首诗的教学还可以配备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视频描绘动画画面,再配以古韵的音乐,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涉江采芙蓉》诗中的审美意境。

2.详细解读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对于古诗词教学脱离历史时代背景的问题,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详细解读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将古诗词的内容与意境与历史贯通起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真正从诗词中感悟历史的沧桑,更加明确诗词的内涵,体会诗词的魅力。

例如,在鉴赏《诗经·卫风·氓》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详细介绍先秦时代的历史以及人文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诗经》中《风》《雅》《颂》的不同特点与形成原因。在鉴赏《短歌行》之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详细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曹操立志统一中国的理想,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曹操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情怀。

3.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放下应试教育的旧思想,将古诗词学习看做一种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与诗词有关的文娱活动,如诗词接龙、诗词朗诵比赛等。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多为学生介绍与古诗词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倡导学生减少死记硬背的环节,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之后再进行背诵,这样可以使学生减少学习过程的枯燥,提升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需要教师还原“鉴赏”的本质,将古诗词教学表面化、脱离化、枯燥化的问题,通过注重审美、注重创作背景解读、注重兴趣化的方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师生需要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展现为教师带领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玉芬.改革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2(4):101.

[2]金国让.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教育,2016,2(10):13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