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研究
2018-07-24王小芳
王小芳
【摘 要】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此次实验62例研究对象均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检测标本包括食物、呕吐物、粪便、厨师销售者手拭子等。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为依据开展检测。结果:蜡样芽胞杆菌、志贺菌、并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13%、4.84%、8.06%、9.68%、8.06%、24.19%,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在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诱发细菌进行排查的时候,采用科学且合理的生物学检验方式,可以将致病细菌的类型快速且精准的找出,同时还可以找到造成污染的源头。
【关键词】微生物学;细菌性食物;食物中毒
Abstract Objective: To th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effect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research objects are the experiments for our receiving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patients, test specimens, including food, vomit, feces, cook the seller hand swabs, etc. With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standard assembly GB4789 series based on tests. Results: the bacillus cereus, shigella, parallel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deputy hemolytic rate of vibrio,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were 16.13%, 4.84%, 8.06%, 4.84%, 8.06%, 24.19%, including bacillus cereus proportion is the largest. Conclusion:for induced in th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bacteria undergo screening, adop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of biology test, can be very fast and accurate to find out the typ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find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Key words:microbiology; Bacterial food; Food poisoning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近些年來,我国相对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而且食物中毒事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年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现阶段,因为食品中毒事件对社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其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其中,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食物中毒指的是中毒人员食用了带有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进而产生的机体中毒现象,在众多致病性病原菌当中,蜡样芽胞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弧菌以及大肠细菌等比较常见。目前,我国医急症科中,食物中毒人员比例最大。食物中毒具有发病快、覆盖面积广等特点,一旦引发此类疾病,患者将会立即产生恶心、呕吐等现象,有些甚至出现乏力、脱水现象,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需要加强人们对食物中毒的重视程度,并及早治疗。在开展治疗之前,首要工作是寻找致病菌,因此需要进行生物检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1]。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患者,针对微生物学检验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诊断价值展开深入分析,以下为详细的分析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学历分布:10例患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例患者为大专学历,13例患者为高中学历,21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12例患者于第一季度发病,16例患者于第二季度发病,24例患者于第三季度发病,10例患者于第四季度发病,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5例和27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67岁和15岁,均值是(31.52±2.15)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检测62例患者食用过的食物、呕吐物、粪便、厨师销售者手拭子等。检测仪器包括恒温培养箱、显微镜和电子天平;检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以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GB4789系列》为依据开展检测,检测试剂包括肉汤培养基、缓冲蛋白胨水和琼脂培养基等,此外,还有生化鉴定试剂。
1.3 观察指标
对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检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18.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加减平方差()表述,并利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借助率(%)表述,并利用值进行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2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16.13%,由志贺菌引起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是4.84%,由变形杆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是9.68%,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患者有15例,所占比例是24.19%,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患者有7例,所占比例是11.29%,其他11例患者引起原因尚不明确。通过检验可知,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首要因素。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诸多食物中毒症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人们食品中毒的主要因素是食用了含有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最终产生的机体中毒事件,食品中毒具有发展迅速、范围广等特点,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将会引发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有甚者还存在乏力和脱水现象,同时在中毒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中,会加重患者的脱水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式不正确,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
公共场所是食物中毒经常发生的地方,并且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位中毒的患者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食品操作环境卫生未达到相关标准、食品操作人员个人卫生不达标都会引发食物中毒。并且生鲜类食物是病原菌主要的寄生场所,若是厨师在烹饪的时候,烹饪方式不恰当也会使得食品中毒情况大幅度提升[3]。
还有一些食品在运输以及加工期间存在卫生问题,就会导致大量病原菌感染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所以,要想避免因为食物中毒损伤机体健康现象的发生,需要将微生物检验工作做好,通过将食物中的致病因素找出,然后针对不同的治病因子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使患者可以早入获得康复,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
在开展微生物检测的过程中,鉴于诱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种类以及数量十分庞大,且广泛分布,部分病原菌经过检测之后不能被彻底检测出来的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所以样本的提取需要具有普遍性,同时予以充分考虑,对病原菌可能存在的地方予以详细检测,并且需要将大量样本应用到多项检测工作当中,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检验人员检测食物中毒患者的食用过的食物、粪便等[5]。
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本次研究,引发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有蠟样芽胞杆菌、志贺菌、并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经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16.13%;志贺菌的检出率为4.84%;并行杆菌的检出率为8.0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9.68%;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8.06%;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24.19%;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7.74%,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所占比例最大。由此可见,本次研究检验结果与相关研究报告检测结果相一致。
总而言之,在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诱发细菌进行排查的时候,采用科学且合理的生物学检验方式,可以将致病细菌的类型快速且精准的找出,同时还可以找到造成污染的源头,进而可以在治疗的时候准确锁定目标,提高治疗的精准度,使得患者可以获得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并有助于缩短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在食品检查环节加大检查力度,并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以便提高食品检测工作的质量,减少细菌性食品中毒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杨春晓,莫韵韶,魏泉德.珠海市2011-2015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标本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6):788-791.
周志盛.对82份细菌性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111-112.
栾明春,侯君,陈玉凤.大连市2007~2011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3):42-43.
黄谷孙,江素红,林奕华,等.2009-2011年汕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与病原菌检测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1):77-80.
穆海振,张磊,周伟东,等.基于气象因素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系统的建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659-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