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
2016-09-29张好强
张好强
摘 要:为了使微生物学课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本文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目的是为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微生物自身的特点使得微生物学课程具有内容多、涉及广、知识点分散等特点。笔者在此对进行“微生物学”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进行概括,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1.筛选核心内容、优化学习效率
微生物学不仅知识点庞杂,而且与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往往存在知识点的渗透和重复。因此,应根据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是否交叉对内容进行调整。教师在明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提前与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沟通,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和避免相同知识的重复讲授。面对相同知识点时,例如,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三羧酸循环、糖代谢途径等内容,我们主要采取教师提问—学生答题的小测验形式,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对错误和不准确的知识点进行修正。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能够防止学生由于内容重复而产生厌学情绪。问答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应切中要点,同时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在解答学生的疑惑时应尽量简练、幽默,将知识的单向传递改变为双向交流,更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从绪论开始激发学习兴趣
绪论是每门课程教材的第一章。由于对绪论的认识不同,不同教师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教师认为绪论没有实质内容,常常一带而过,而有的教师则选择课后让学生自学。然而,我们认为,绪论实际上是展开微生物学学习的第一步,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流,是学生形成良好深刻印象的关键,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绪论需要至少4个学时来完成教学。绪论中不仅包括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学习目的以及方法等内容,同时还将明确微生物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该门课程的后续学习。在绪论课上应主要采取引导和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列举日常生活中与微生物有关的现象,如:为什么馒头变质后会长或绿或黑的绒毛?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徒手腌制酸菜,而有的人却不行?为什么人们会感冒?为什么不添加酵母也可以蒸馒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带着目的听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
微生物个体微小,同时其遗传类型、代谢机制错综复杂,利用板书加挂图的传统微生物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多媒体(显微图片,Flash动画,PPT课件)教学是目前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由于具有立体性、实时性、灵活性以及直观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推崇。采用大屏幕投影的方式演示教学内容,一改传统教学过程中缺乏真实感、直观性差、内容呆板的缺点。在进行细菌形态介绍时,将葡萄串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长链状的枯草芽孢杆菌、括弧状的霍乱菌采用电镜照和电脑合成图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对主要细菌形态便有了直观的、可靠的印象,不同形态结构间的区别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利用Flash动画演示噬菌体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等五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图像记忆,增强学习效果。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演示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效果明显优于教师的描述和举例说明,深受学生的喜爱。
4.多样化考核制度
传统的微生物学考核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一张卷子定成绩往往使得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思想上形成为考而背的现象,平时上课不认真,期末考试临时突击,投机心理严重,也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将学生的最终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上课出勤、课堂提问等方面组成。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并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平时成绩当中。期末考试增加主观题目的比重,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微生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自由发挥。这些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知识,避免了学期末的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董明盛,贾英民.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韦 珂.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