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教育传播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8-07-24王雅楠
王雅楠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传播不仅在内容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样在方式和途径上具有新的特点。一般说来,与传统的教育传播相比,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传播不仅在传播系统、要素、媒介、模式和效果优化等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各方面的研究也同样具有开拓性的进步。因此,本文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研究教育传播的现状以及趋势,总结了在新时代下教育传播的新发展,从现存的问题以及趋势出发,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传播;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236-02
一、引言
近些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无论是互联网、数字电视还是手机的普及等新媒体工具都在快速兴起,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世界,为我们接收信息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另一方面,也同样对于我们教育领域的传播意义重大,教育作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构建,新媒体的兴起推动了这一体系的构建。而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促进教育传播的发展,不再单单是教育部门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同样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但是,据笔者的相关调研发现,目前对于新媒体视域下的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学校的领域,社会上对于这一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大多数对于教育传播的研究都集中在手机、微信、微博等时下流行的特定媒体上,对于传统媒介工具的传播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对教育传播现状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下教育传播的趋势,提出构建和优化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教育传播的有效对策。
二、新媒体的内涵定义
对于新媒体的内涵界定,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形式来定义的,其是指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支持下形成的媒体形式,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四种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在特点上,新媒体具有鲜明的互动性、即时性、大众性、共享性、超文本性、多媒体性和低成本性等特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也正是基于这些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方式上还是在传播效率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动交流。在传统媒体的背景下,公众大多是扮演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有哪些信息就接受哪些信息,缺乏自主权。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公众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角色转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二是沟通和更新的效率更高。新媒体方式具有全天候、全覆盖的特点。公众在接受起来并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信息的接收。三是信息内容丰富。四是可实现信息共享。五是可实现多媒体通信,可以在所有互联网的终端之间进行传播,实现与传统媒体间的融合,并在各种传统媒体中进行传播。
三、新媒体视域下教育传播的现状
1.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的兴起。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发展模式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教育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所接受,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教育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对于传播要素内涵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们要重点把握其影响,明确新媒体时代教育与传播方式特点及其发展的关系。
2.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在对目前的教育环境研究后不难发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传播方式与传统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媒体更加多样性,同时这种多样性也直接促成了师生关系的多样化和学生反馈信息途径的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更多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新媒体为我们带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思想上新的变化,从而深深影响着目前教学的实际开展。
四、多媒体视域下教育传播发展新趋势
1.研究理论的新发展。目前,针对教育传播的研究,大都仍以教育学和传播学为基础,但是也吸收了新媒体时代发展下的一些新理论和新特点,如建构主义、协作教育理论等。教育传播通过将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其中,强调教育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获取和自我理解。同时将协作教育理论引入其中,进行新时期下教育信息系统的有效延伸。这些系统理论的应用使得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从学校教育扩展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三个系统的协同发展和互相呼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同时网络说服理论的出现,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优势引入到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当中,主要从说服理论的视角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传播途径、环境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总体说来,新媒体时代下对于教育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归纳整理。然而,尽管教育传播的原创性很弱,但其研究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尤其是在各种新媒体广泛应用于教育传播的背景下,结合各种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2.研究方法的新发展。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交叉学科和交叉理念应运而生,由于将社会学、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地进行教育和交流,给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创新。学者黎加厚在其书中阐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将人际沟通和信息互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虚拟社区中的网络测量和网络社区成员的描述中,并通过实例研究的方法对苏州博客学习发展社区进行案例研究,在其中用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五、新媒体视域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1.合理设计教育传播的内容,优化信息流的控制。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教育信息内容、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都会影响教育传播的效果。在多媒体视域下,教学者应科学有层次地划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以及适当的教育信息内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比如说对于课下教程信息的选择应该更加突出模块化和情境化,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即时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教育者还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经验来确定所需的信息内容,并将信息分成更小的信息模块,老师可以通过确定信息模块的顺序和结构来控制教育信息流,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有效传播。
2.加强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遗忘传统媒体对于教育传播发展的作用,例如加强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的互动也显得尤其重要。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纸质媒体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主要的媒介,也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展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实现互联网、宽带通信以及数字电视的三者融合。在这一政策背景的推动下,拓展传统教育模式的传播范围,实现教育传播的多渠道建设同样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此,要在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优势基础上,多多引进广泛的受众群体加入其中,实现受众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补充教育传播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媒体的发展领域中,要利用更加便捷的手机接收端,这样可以有效弥补面对面等传统教育传播媒体的弊端,打破这种局限性。同时,在这样的条件下,受教育者也可以在任何空间时间只要是信号可以覆盖的地方實现收听教学课程的目的。资源的优化整合可以使多媒体教育传播的时效性得到有效的实现,使大众受益。因此,只有加强互动,为受众提供更加能够表达其意愿的平台,实现过程方法类的目标。同时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根据共同经验理论,实现在共同经验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话。
参考文献:
[1]胡钦太,唐小旋.论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研究的新内涵[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28-32.
[2]吴鹏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效果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34-37.
[3]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