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8-07-24程明富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主体教学内容

程明富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许多不足,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失落。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76-01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全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

阅读水平标准是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设计和实施教学的依据,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阅读水平标准,才能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往往只是根据经验、考试的要求和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学目标。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队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再仅凭经验做事,就会使教学“踩不上点”,出现大量的无效劳动,造成时间、精力和资源上的浪费。

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阅读水平标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只是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的一个蓝本。对于一节有效地阅读教学来讲,教师不应是“照猫画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搬给学生,而是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包括阅读内容重选或重组,或对阅读内容进行挖掘和拓展,而内容重选选什么、重组怎么组,挖掘多深,拓展多宽,要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阅读水平标准确定。

2.注重学生主体,强化主体意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例如,古文阅读,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約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例如在学习鲁迅小说《祝福》一课中,对于“祥林嫂之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是柳妈害死的”、“是恶狼的过错”、“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的巨大打击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残害人”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3.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快乐阅读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独特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面对同一读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因此,必须尊重学生对同一读本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解释并鼓励大胆表达。生活本来就丰富多彩,不要让语文成为只有黑白的调色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与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进行互动沟通,让学生以自身的情感领悟积极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从而达到个人经验的外化,让有益的经验在指导孩子的社会行为上发挥积极作用。当学生学会迁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时,这样的阅读,就不只是热情而已,而是一种新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习题。读过文章后,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一写自己的小想法。例如读过的《白纸黑字》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文章给你哪些想法,哪些感动。学生思考了,无论对和错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做完习题后我们要认真的考虑学生的答案,对学生形成的答案的过程我们要十分关注,努力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判断对错,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天一天的进步。让学生发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开心的事,一件充分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事。

许多学生感觉自己阅读时间少,我们要在培养学生兴趣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读、广读、精读和泛读”,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把语文阅读作为一种乐趣,它是其他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阅读能扩大知识面,多读涉及生活、科技、人文等各类领域的好文章。扩大知识面,这是多读和广读的中心。在日常阅读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对能够直接理解中心思想和脉络清晰的文章要泛读,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对比较有深意的文章要精读,认真研究。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希望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阅读爱思考,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程明富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许多不足,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失落。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253-01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全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高中生阅读水平标准

阅读水平标准是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设计和实施教学的依据,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阅读水平标准,才能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多数情况下,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往往只是根据经验、考试的要求和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学目标。如果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国家队课程的内容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再仅凭经验做事,就會使教学"踩不上点",出现大量的无效劳动,造成时间、精力和资源上的浪费。

只有准确地把握了阅读水平标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只是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的一个蓝本。对于一节有效地阅读教学来讲,教师不应是"照猫画虎"式地把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搬给学生,而是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处理,这个处理包括阅读内容重选或重组,或对阅读内容进行挖掘和拓展,而内容重选选什么、重组怎么组,挖掘多深,拓展多宽,要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阅读水平标准确定。

2.注重学生主体,强化主体意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例如,古文阅读,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例如在学习鲁迅小说《祝福》一课中,对于"祥林嫂之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是柳妈害死的"、"是恶狼的过错"、"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的巨大打击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残害人"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3.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快乐阅读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独特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面对同一读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因此,必须尊重学生对同一读本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解释并鼓励大胆表达。生活本来就丰富多彩,不要让语文成为只有黑白的调色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信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与作品中展示的人、事、物进行互动沟通,让学生以自身的情感领悟积极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思考迁移。从而达到个人经验的外化,让有益的经验在指导孩子的社会行为上发挥积极作用。当学生学会迁移延伸自己的情感时,这样的阅读,就不只是热情而已,而是一种新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习题。读过文章后,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一写自己的小想法。例如读过的《白纸黑字》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文章给你哪些想法,哪些感动。学生思考了,无论对和错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做完习题后我们要认真的考虑学生的答案,对学生形成的答案的过程我们要十分关注,努力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述,自己判断对错,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天一天的进步。让学生发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开心的事,一件充分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事。

许多学生感觉自己阅读时间少,我们要在培养学生兴趣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读、广读、精读和泛读",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把语文阅读作为一种乐趣,它是其他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阅读能扩大知识面,多读涉及生活、科技、人文等各类领域的好文章。扩大知识面,这是多读和广读的中心。在日常阅读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对能够直接理解中心思想和脉络清晰的文章要泛读,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对比较有深意的文章要精读,认真研究。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希望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阅读爱思考,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主体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