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小学有效音乐教学

2018-07-24黄振丰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语言

黄振丰

摘要: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是陶冶人性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各种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审美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影响深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心得以及学习体会出发,简要谈一下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旨在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210-01

1.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充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小学音乐教材是小学音乐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研究教材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每个环节对小学生的学习会构成的挑战和形成的影响, 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音乐训练的要素,并选取符合小学音乐教材与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音乐课前准备要将音乐教材分析与音乐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小学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和音乐知识真正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小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2.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前提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现代小学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再再局限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學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小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小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3.适当运用激励教学法

所谓的激励教学就是以各种形式给于小学生心理上的鼓励,激发他们认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渴望。在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种:语言激励法和竞争激励法。

3.1 语言激励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激励法主要通过语言来鼓励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励他们主动、自觉的吸收课堂知识点。其前提是教师必须要怀抱着一种赞赏和喜爱的心态,让小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在表扬自己,而不是一种习惯性动作。语言的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所以开展语言激励法的方式亦可划分为:口头语言激励。直接以赞美的言语表扬学生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中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当孩子们遇见难题是给予安慰和鼓励。如:刚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学生基本准确的演唱完歌曲之后,可以直接以开心而自豪的口吻告诉学生:“你们唱的真棒。”当某个学生答题时遇到卡带,那你也不妨说一句“没关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非常勇敢的表现”等等。肢体语言激励。以肢体动作,例如常用的鼓掌、竖起大拇指等,或者纯粹以期许和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以示意。需要强调的是,在同一节音乐课中不要过多的运用表扬,而是当学生真的做到了某个课程进行环节中所要求的要点,才给于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因为,时而出现的表扬和激励会让孩子们对其习以为常,继而失去了激励的真正意义。

3.2 竞争激励法。抓住小学生好胜心强、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个人或小组之间的比赛,从而有效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即: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其竞争活动形式尽量要丰富多彩。如:开展情境表演比赛、歌唱比赛,或者是各种音乐小知识抢答的比赛等。

4.运用多媒体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面对教学难点,教师重复强调和示范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学习效率不高。研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在音乐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如在教授音符时,可以设计“小熊分瓜 ”的画面,在屏幕上演示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的过程,并在每份上标上相应的节奏符号,让学生形象理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含义。学生在欣赏一则童话片时,建立起来的音符时值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这样,音乐与孩子的心灵就会靠得再近一些,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更有效一些。

猜你喜欢

小学生音乐语言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音乐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