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2018-07-24杨祖兰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杨祖兰

摘要: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年纪阶层,历史课程教育在其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历史事件、人物以及现象的评价,使得学生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并同时对他们的道德情操进行正确引导。以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为基础,展开中学历史教学。身负重任的历史教学工作,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是教学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96-01

初中的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首要需要给予重视的就是历史教师教学观念上的改变。利用全新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让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得到体现。

1.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现在高考历史更加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做到全面。既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二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能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当前的现状是相当一部分老师浅化了教材的要求或者是一锅夹生饭。在课堂上要不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就是丢三落四。如一老师在教《第二次鸦片战争》“进攻北京和火烧圆明园”这一目时,只简略地讲了一下时间、国家、北京条约。对教材中行动激人的小字既不讲也不读,结果是老师讲得淡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法显然没达到教学目标,如果在这里能结合小字内容挖掘一下教材,学生对“血洗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激起对侵略者的仇恨,加深对中华民族国耻的认识,以激励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斗志。

2.运用动态的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发展是动态的,历史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参考价值,人们可以从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社会发展的规律,探索发展模式,将静态的历史变化成动态的历史信息。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网络高度发达的优势,将大量接触的信息转化为传播方式为图片和文字结合的视频资料形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教师要改变人们的认识方式,形成巨大的變化,教师不能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文本为主,注重讲解,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因为单纯的文字信息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影片的形式,运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接受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视频影片和图片的冲击下,教师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声像并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思维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接受图文并存的教学方式,形成声音和影象并存的知识;并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借以社会发展变迁的画面,丰富的人物形象,促进学生学习高速化运转,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更新和发展,让学生在认识历史中,形成历史发展变化的画面,形成对历史人物的丰富化的认识,形成不断奔跑的人物形象,促进人的活化,更让学生接受动态的方式,去理解认识。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适应学生的思维,改进教学模式,实现动态的历史学习过程,将课堂动态化,将知识活化,组织活的课堂教学,运用充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结合文字资料进行教学,构造图片、声音、文字等课堂教学形式。在进行青铜文明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司母戊方鼎的图片进行教学,并制作三维影像展示它的历史地位,青铜发展过程,形成科学而真实的历史认识,并鼓励学生能活学活用,主动地去获取其他相关的历史知识。

3.注重归纳和总结

在历史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同类知识点的归纳与比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材,纲目并举,有利于识记掌握同类的知识点。如从背景、过程、影响等几个方面,用一个表格的形式,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几场重要的战争归纳起来。如世界史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与共产国际的归纳;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等。学习根据板书整理每课的提纲,简单地构建知识体系。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可以分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几个部分整理提纲,这样可以使思路更清晰。

4.平时多读书,多关心热点话题

历史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要想学好历史,单单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同学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知识面。

历史和现实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学习历史还要关注历史的时代性,尤其需要注意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近几年的历史中考中,注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考查,如金融危机、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历史周年纪念、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美关系、中俄关系等。所以,真正要学好历史,功夫在课外。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国际、国内大事、热点问题,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历史。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改革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二)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