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数学的艺术之门

2018-07-24李渊超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原则小学数学

李渊超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又是最难把握、最难实施,以至于误用、滥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对课堂提问的原则、提问的策略以及教师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72-02

提问,广义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或教学内容。从教育论的专业角度看,“课堂提问”的界定并不一致: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还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本文中课堂提问的界定是: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并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理答。

1.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1 提问的集中性。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喜欢选择好学生,忽略差生。其意图是他们能作出积极、正确的回答,而使教学显得很有效率。这种形式在公开课上表现得更明显。此外,有些教师专提一小部分,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要求齐答,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空空洞洞;或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

1.2 提问的求成性。

这种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一提问题马上就叫学生回答,或学生还没有回应,教师就又频频发问,结果搅乱了学生的思维。还有的教师向学生亮出问题后,过多地分析讲解这些问题,唯恐自己没把问题解释清楚,占去学生大量的思考与体验时间,最终把学生教得没问题,以为这才算成功的教学。而有时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可最终为了赶教学进度还是由教师提供标准答案,学生仍然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结论。

1.3 提问的习惯性。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1.4 提问缺生成性。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绝大多数是根据教材内容预先设定的,到了课堂上一个一个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是“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这些问题通常是封闭的、静态的,不是随着开放的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随机生成的,往往会因缺乏针对性而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真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的提问策略

2.1 引趣激思。

“讓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创设生动的并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转化成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平均数的意义”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课件播放)森林里好热闹呀!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原来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投篮比赛,参加比赛的有两个队,他们分别是虎虎队和花花队(课件出示两组比赛成绩图)

师:哪个队的实力强,奖牌应该发给谁?

生:应该发给投中球总数最多的那一队,虎虎队共投进15个比花花队多,奖牌应发给虎虎队。

师:可是这回四花不服气了,他说姐姐们,我来帮你们了,于是四花现场投中了2个球,那这回花花队的投球总数变成了几?(16个)奖牌应该发给花花队!

生:不对,不公平,花花队有4个人,而虎虎队只有3个人,人数不相等不能比总数。

师:那又该怎么办?

(通过在情境中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生:把几个数平均一下,求平均数。

师:平均数该怎么求?(进入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的过程)

2.2 故意出错。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的认识,起初往往是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教学中,教师可有意地提出一些错误的或意思相反的问题,以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分析、讨论、判断,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买电器”教学中,教师提问:一台电冰箱和一台电风扇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得出算式:960+200=;故意出错问:960+200=980对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口算时要数位对齐,即百位跟百位对,十位跟十位对,个位跟个位对。这样,通过教师故意出错式提问突破了本课难点:整十、整百数相加减数位对齐。

2.3 面向全体。

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尽量多的且均等的回答机会。向全班学生提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最后抽叫学生回答。这样使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

在提问之前,如果教师点名让某一学生回答,或者提出问题后立刻叫学生回答,那么就只有被点名的学生思考,其他学生努力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教师尤其要注意不光叫自愿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照顾那些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给这些学生机会回答,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

因此,在叫学生回答时要有随机性,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提问技巧,如:抽签提问法,即教师课前将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小纸条上,装入盒子里。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就以抽签决定由谁回答,答完题的学生纸条放入另一个盒子;另一个盒子等过段时间需再抽,以防学生出现:我已经抽到过了,就不会再抽到,也就不用听课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始终有一种悬念,他们可能随时被叫到,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和警觉。

3.结束语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本人通过教育实习及实践得出,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此外,如何打开这扇“艺术之门”,还需我们数学教师不断从实践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SandraF.R,JulieA.Heimburage.全纳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9-226.

[2] 王秋萍.对话精神观照下的课堂提问[C].浙江: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431-433.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原则小学数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