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思考

2018-07-24张洪敏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估算能力小学数学

张洪敏

摘要: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积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其教学地位也日益凸显。此外,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确指出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关注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立足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能力;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67-0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重视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呢?

1.诱导有法,巧妙激活学生的估算基因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估算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敏感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更高层次数学有积极的意义。此外,从生活实践来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能力,能帮助学生快速解决一些基本的生活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两点:一是理解和明确估算的学习学习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利用科学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估算基因,带领学生进行估算训练,具体如下:

例如,在教学完“四则运算”相关基础知识后,笔者给学生引入“估算”的概念,给学生设置了两种题型:

基础题:

小明可背动的物品( )千克;

一辆卡车载重( )千克;

一节火车可装载煤( )千克;

提升题:

一辆长12米、宽3米的卡车,里面的苹果层高为1米,如果每4立方米的苹果重5吨,那么这辆卡车装了多少吨苹果?

估算结果:( )吨苹果;

计算结果:( )吨苹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完四则运算之后,有了基本的运算基础。带领学生利用估算处理一些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在脑中经过快速的评估,得出更贴近实际情况的答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也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实践价值。

2.估算有法,教授学生正确估算方法

想要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切实可行的估算方法。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说:“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语也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论,所以,数学教师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地训练学生的估算能力,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常规方法:常规数学练习中,让学生自主去总结和归纳运算方法。如,数据简化,化零为整。将四舍五入的思想运用于估算当中,就会让估算更快捷、更准确。如,将97+22就可以转化为100+20;又如,可以把0.7+0.8+0.9转化为1×3;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活规律进行估算,让学生结合生活规律进行硅酸,如 “妈妈现在的岁数是我的3倍,我今年10岁,四年之后,妈妈比我大多少岁?”估算结果结果:爸爸的岁数比我小或者爸爸的岁数还是我的3倍,显然都是错误的。 另外,还有比较估算。这种方法立足生活实际,跟人生阅历有一定的关联。要求学生能够知晓生活中的常理和事物,开展比较估算。这种估算方式主要涉及到“质量、面积、长度“等计量单位。如,课桌有多长?让学生拿出直尺进行比对,然后得出答案;又如“一杯牛奶是多少千克?”,则可以让学生回忆一杯水的重量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2.2 多角度进行估算。当学生掌握了多种估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放学进行估算。如,校园举办联欢会,全校学生都要参加。现在知道一年级有92人,二年级有96人,三年级有87人,四年级有74人,五年级有94人,六年级有85人,又知道学校大礼堂一共有600个座位,问座位够吗?

有的学生会采用凑整法,将不同年级的人数两两相加,一二年级相加大约有190人,三四年级相加大约有170人,五六年级相加大约也有180人,综合起来小于600,所以一定够;还有的学生将600分成六份,每一份100,100大于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得到座位一定够……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估算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不仅提升了估算能力,也让每个学生掌握了属于自身的估算方法。

3.养成习惯,助力估算能力提升

良好的估算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为他们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奠定基础:

3.1 留心周边的生活变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估算要运用到生活实处”的思想。鼓励学生将估算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形成自觉估算的行為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凡事估算,遇到数字就估算,养成爱估算,勤估算的习惯。

3.2 精算与估算的融合。不可否认,估算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经常犯马虎错误的学生,估算的时候更容易出错,不利于其学习发展。为了更好的规避这一教学问题,笔者建议估算中有精算,估算确定答案范围,精算无限接近答案,达到预测和检验共进的效果。

3.3 类比化运用。举一要能反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题目类化成类型题,将估算的方法应用到几何图形等类型的题目上去。比如“植树问题”的棵段问题可以应用到“广告牌、电杆”等类型的计算上去等等。

总之,小学数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重要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特性、采用科学优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为让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估算教学刍议[J]. 程瑛. 好家长,2015年47期.

[2]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内容的优化研究[J]. 魏利云. 新课程(小学),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估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估算能力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