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作文生活化教学

2018-07-24张玉花

甘肃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观察写作小学语文

张玉花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观察;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46—01

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是连绵的群山,是辽阔的草原,是无边的沙漠。只有让学生沐浴着生活的阳光,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会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感悟中写作,表达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自我,才能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作文。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善于写作,让作文充满生活色彩呢?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创造快乐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封闭型的,重课堂轻课外;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因此,教师应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1. 围绕丰富多彩的生活选题。作文训练时,首先,让学生从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中选题(如:下象棋,养小猫,学武术,踢足球……)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2.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作文训练时,教师应把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画面、活动场景搬入课堂。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要有一定的顺序,还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从而进行深入的观察,逐步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可让学生经常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人物、动植物等,并以写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坚持下去,必定会“言之有物”。如,让学生连续观察妈妈的工作、劳动和生活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并及时记录下来。材料积累起来了,要表现妈妈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会水到渠成地写好一篇作文《我的妈妈》。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写作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要做的就是真正放手,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画面、精彩的课堂、同学之间激烈的争吵、活生生的小动物……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在写动物题材的作文时可以准确把握某一动物的特征;也可以在课余时间播放教育题材的电影,以此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感,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有趣或有意义的事。只有深入地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感悟生活,抒发出对生活的热爱。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飞扬个性

针对传统作文中过分强调共性,压抑学生个性的倾向,教师要特别重视个性化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1.鼓励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在传统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就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2.指导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作文呈现个性化的基础。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对生活的体验必然不同。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用自己的声音和性格说话,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感悟。

五、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味愉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活动应“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生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和多样性”,所以对作文批改,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全程参与评价,让其在评价过程中反思提高,品尝成功的快乐。学生互评时,鼓励学生找出别人和自己的闪光点,并说出道理,在指出不足时语言诚恳,并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对学生们的批改要浏览、指导、裁定。这样,“欣赏和被欣赏的愉悦轻松,使之充盈整个作文评改过程”,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会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这种评改方法符合小学生心理,有利于增添其自信心和愉悦感,从而促使写作良性循环。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于刺激性的教學情景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生活化教学专题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798)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观察写作小学语文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