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与学思考
2018-07-24蔡新孝
蔡新孝
摘 要:小学科学的教育,重视对学生基础科学思维和理念的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科学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程教与学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笔者就当前小学科学教与学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思考,论述素质教育下小学科学课程教与学的发展,希望对当前小学科学的课程教育与发展提供一些浅显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科学;教与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5B-0067-0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部分小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认识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足、认识度不够,降低了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很多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小学生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法是课程教育的关键,对于一个课程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照本宣科的教条主义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依然存在。
(三)课程开发方面
良好的课程开发和延伸工作对学科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很多教师忽视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发和教材延伸工作,甚至出现很多教师的教案多年来一成不变,这对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与学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制约。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课程教与学的发展与思考
(一)以學生为本,积极落实“双主原则”
所谓的双主原则,其实就是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内容。在过去,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其往往相对被动。教师在讲台上“摇旗呐喊”,而学生往往在下面“偃旗息鼓”,对于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过程往往不能“协调一致”。针对这样的问题,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提出了推动“双主原则”的模式,这样的模式结构就是充分地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通过双主原则的落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中给自身“减负”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这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与发展来说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二)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优势,营造趣味课堂模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信息科技为基础和核心,诸如,新媒体、微课等教学工具成为当前被广为使用的教学方法。信息科技与小学科学的融合,转变了传统课程教学的模式,通过更加直观的图像、视频等,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力地增强了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比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把空气中不同含量的成分都通过不同的颜色展现出来,并且通过动画的模式来进行空气成分的模拟,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存在于我们四周的空气是什么样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空气组成的了解和认知。
(三)走出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科学的课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学生去验证自身学习“成果”的过程。这样的实践课程不仅要有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更要走出课堂,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科学的魅力。比如,在《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学习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及其特征,然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时间,带领大家走进公园中,在公园中观察种类丰富的植物,教师可以让大家根据教师提供的观察记录表格,对应着去找相应的植物,进而更加客观、具体地去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对于课程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教师自我的发展与成长,关系到课程的有效推进。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教师的自我成长与“充电”过程,不仅仅是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基于小学课程发展的要求。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自身的再学习过程。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为自身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养服务;再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前丰富的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微博等,与全国各地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一起,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过程、探讨教学问题等,取长补短,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认识,这对于素质教育下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价
科学的考核和评价,对课程教育来说至关重要。转变传统的考核与评价理念,切实地顺应素质教育的思维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整个学科教育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的考评模式,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不足”,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在小学科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考评模式的体系,积极地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认识、学习主动性、课堂表现、教师印象、同学互评等,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并且做好相应的比例分配,帮助教师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并且把考核的结果与学生的集体荣誉、个人荣誉相挂钩,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的良性发展。
(六)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过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往往被形容为“高高在上的人”,学生惧怕老师,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针对这样的问题,积极落实和发展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开展情感教育,教师首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转变传统过程中“严肃”的师生关系,尝试与学生做好朋友、知心伙伴,这样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面前“释放”自我,让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再次,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师生“座谈会”,定期与学生开展相关的情感沟通,让大家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过程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教师及时审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与学生学习存在差异的内容,便于双方的“协调”。最后,教师在落实情感教育中,还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情感教育的落实,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科学课程教育在阳光中“前行”。
三、结束语
总之,全面提高小学科学的课程教育成效至关重要。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小学科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征程。作为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和模式,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的深入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德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式略述[J].新课程, 2017,(10).
[2]吴成军,李高峰.重视核心概念发展实践能力——《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分析及启示[J].中学生物教学,2014,(Z1).
[3]邓阳,王后雄.科学教育的新篇章: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