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浅析
2018-07-24覃学德
覃学德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工作的开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仅仅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具有很多数学思想值得学习。教育事业随着科技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数学的教学自然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样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潮流。古板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潮流。现在不仅是教学方法在提升与进步,而且教材在改编和排版上也越来越现代化,为了更好的讲解新教材,在教法上也要与时俱进,在遵循教学标准的准则上进行创新和改变,那么在学生的角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57-01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在小学课程的学习上,数学科目是一个难关,因为所学的知识都是相关联的,前面的为后面的做铺垫,所以需要大量的复习和巩固,所以在教法上进行改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疲惫感,所以这就需要有新教法、新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也是体现老师教学能力的一方面。作为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也是提高课程兴趣和效率一种新途径,独立思考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钻研自己有兴趣的知识,提高课程兴趣和效率,还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加深印象,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好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2.1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步骤,步步加深。俗话说得好,一口气永远吃不成一个胖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要想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教师的教学一定不要操之过急,一步步的进行强化。例如:在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由浅到深,以以下数学题为例:“同学小李和同学小赵是同班同学,他们两个的年龄之和是28岁,同学小李比同学小赵小3岁,请问小李和小赵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在教师给完题目后,同学们在思考之后就列出了相关的关系式:同学小赵+同学小李=28,同学小李+3=同学小赵,这时就算出了两人的年龄了。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并且简单的讲解后,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学会了这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这时教师又出了另一道比较难的题目“小明买了5斤葡萄的钱和小丽买4斤火龙果的钱数之和是44元,此时小明和小丽互换一斤葡萄一斤火龙果后,两人花的钱数相同,请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学生在看到这一问题后总会犯难,这种数学题该怎么做呢,从而无从下手。此时教师提示可以借助刚才做的题目,利用其做题方法进行解题:这通同学们很快的列出了关系式5斤葡萄+4斤火龙果=44元;4斤葡萄+1斤火龙果=3斤火龙果+1斤葡萄=22元,在这两个关系式中就不难算出葡萄的单价是4元,火龙果的单价是6元。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习,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在出题的时候由简单到复杂,让其自觉的答疑解惑,从而培养其类比迁移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强化让学生切身的融汇到课堂的教学进程中,从而更好地学习。
2.2 师生“互换”模式的应用。
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步慢慢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和改变。“师生互换”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比较好,能够让学生对需要讲解的、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思考和研究,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下一节课堂上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和大家进行交流,老师在一旁进行辅导,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将这一堂课的重难点罗列出来,方便学生做好学习笔记。
2.3 相互交流思考方法,共同进步。
教师可以将两个学生组成一组,在数学课堂上,两个人可以互相监督,是否都在认真的听讲,积极的发言,课堂是否是高效的。当然除了互相监督,两个人也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相互交流学习,一起讨论课堂上不懂的数学问题,将对方的思考方式进行学习,分享式学习效率会翻倍,而且两个人可以互相沟通,将数学性质牢牢记住,便于以后做题。与此同时,班级内的不同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促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学习。有些学生课前自己不主动预习数学课本,这样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吸收。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要自觉,有自制力,自己主动地在课前预习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不懂的问题要在课下询问同学们或者老师,争取了解,掌握,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
3.结束语
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不管是“师生互换”模式,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关键作用的,决定了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值得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徐腾达.分层教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7(06):43-45.
[2] 徐腾达.分层教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7(0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