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8-07-24高成佟维妍杨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高成 佟维妍 杨松

摘要:根据当前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地方高校向应用转型,调查走访企业和兄弟院校,提出普通本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以提升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培养模式;职业胜任力;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44-02

大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是否具备职业能力以尽快胜任工作岗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对企业回访的总结,结合自己多年的自动化教学与管理的体会,对如何培养与提高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职业核心能力及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一般分四种方式:专题培养策略是指从整体上改革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专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如“与人交流能力”对应开设“沟通能力训练”课程;渗透培养策略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互相补充;整合培养策略要改变课程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为若干个专题,独立设课;基础培养策略是加强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1]。

2.自动化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自动化专业经常涉及进口设备和技术,查阅英文资料的机率较多,还有可能与外国技术人员交流,所以英语的听说读写都要过关。自动化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要求大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良好的人品和心态,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潜在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也都是必不可少的[2]。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而现行的考试方式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考查学生能力出发,根据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制订学生综合学业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闭卷、开卷、大作业、答辩、设计及实操等形式,从知识面的宽窄及灵活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过程表现、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工程教育的学习效果。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让学生尽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就可得高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寻找自己独特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写作和答辩形式考核学生理论应用水平,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置综合性大作业,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成员间经过沟通、任务分解,最后形成一份大作业,将个体学习转化为团队作业和合作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考核内容强调真实性,在模拟、仿真或真实情境下考核学生知识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与学生未来岗位需求一致。总之,改革后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平时的努力与积累。

二、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

1.强调知识整合。每个专业的知识体系都由一个个课程单元组成,每门课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比喻为珍珠),教师按学期一门一门的教,学生也是这样的学,弱化了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只见大树、不见森林”,前一学期的知識逐渐被遗忘,不具备将“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这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举些综合性的例子,把所学知识串起来,并给学生布置综合性的设计题目,涉及知识面较宽,而不是一个知识点,进行完整的控制系统的训练。

2.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所有工科专业中,自动化专业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仅少于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一般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MATLAB仿真”,“计算机网络”、“工业自动化网络”等,经过这八门课的学习,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表格处理,Windows应用、网络连接设置及应用等;能用C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实现计算机控制功能;掌握单片机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掌握如何用计算机对控制系统仿真和控制;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因为现在工厂控制系统的结构正在向网络化方向转变,如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都是网络自动化。

3.柔性培养。为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就业方向学生的教学要求,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应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与教学资源达到合理调度与柔性匹配,这样才能使一个学科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任意”需求、发挥个人潜力的多领域、高水平的工程应用专业人才。

三、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

1.与具体工程学科的关联。自动化学科是为生产服务的,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专业课“控制工程”会有所区别,如化工过程自动化涉及到化学工程知识,专业课会选择“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到“发电控制的自动化”、“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涉及机械工程,专业课会选择“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根据每个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办学倾向,开设相关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

2.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成为工厂里的自动化工程师,就应该能为工厂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建设新生产线、旧生产线及设备改造或是日常维护,还是到自动化技术或设备公司做研发、生产组装或售后服务,都要求工程师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就得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编写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每个实验项目尽量是一人一组,最多不超过2人,考查学生实验预习、实验过程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并细心指导,教会学生正常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更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环节是课程设计,每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都要做出实物,如“电路分析”课程,装配收音机等;“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单元,如密码遥控锁、放大滤波电路(功放)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硬件系统和编写并调试系统程序及应用程序,完成一件作品;“PLC原理及应用”课程,用PLC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包括选型、接线和程序设计,并调试成功,能在实验装置上正常运行;“控制工程”课程,在实验室完成课程设计并进行实验室调试。每完成一门课程设计,学生都会获得成就感,既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性循环。

3.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要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实现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对某一课题作深入的研究,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选题要谨慎,尽量选择能做出实物的或能真正在实验实训装置上调试的项目,在工作量、难易程度、技术的新颖性等方面要满足专业要求;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掌握课题的设计要求,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素养,提出初步设计方案,组成设计小组对方案进行严格论证,注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会使用相关技术手册,提醒学生注意理想情况与实际工况的区别,充分考虑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答辩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环节,学生总结设计经验,为走上社会打下基础。鼓励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同学到就业单位结合生产实际,选择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

我国当前的人才资源结构很不合理,再不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就真的晚了,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也要转变观念,本科毕业不一定就是坐办公室的工程师,工厂需要的是能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问题。希望家长和学生都能认清形式,同时能认清自己,做到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吴郁芬.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14,(15):53-56.

[2]刘艳,汪祖民.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特色建设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104-105.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