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讨论
2018-07-24周楠左宇希周淑文
周楠 左宇希 周淑文
摘要: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课程是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结合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针对教学中易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做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不断探索与改革以适应社会和学科水平的要求,对于其他工科专业学科类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车辆工程;汽车车身结构设计;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138-03
一、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汽车专业的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作为专业汽车从业人员的重要培养机构,新形势下需根据行业要求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授课方式。同时全国高校中开展的旨在提高创新能力的热潮也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车辆结构包括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结构三个主要部分,看似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车身设计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虽然看似相对区别于其他的车辆专业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应用中涉及了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因此在课程讲授方式和评价体系方面的变化对于高校中车辆工程专业进一步建设意义重大。
二、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教学现状
鉴于车辆工程专业本身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知识的复杂度方面有相当的要求。而车身设计这门专业课对于学生以往知识(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的掌握程度以及新学内容的运用有较高要求,同时其内容还涵盖了对于车辆结构、特性、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讲授都是一种挑战。结合东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车身设计课程改革的实践,总结目前在课程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较低
在现有的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可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部分学生对上课讲授的内容缺少新鲜感,因此对于上课过程带有抵触情绪或者选择“自主学习”。另外如前所述,由于车身设计的相关内容需要相当的数学和力学知识,不少同学对于此部分的知识掌握度较差或者只局限于考试的内容,遇到应用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表现出对部分教学内容的放弃或者理解度较低。
(二)在讲授不同类型的内容时,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多的是接受教师的灌输,表现出学习兴趣的普遍低迷、课堂气氛缺少互动,造成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者游离于课堂之外。车身设计这门课程是对以往知识的进一步综合运用,如此的课堂状态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展开极为不利,同样在课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进一步削弱,在面对未来新知识的学习时很难做到温故知新,课程结束的考核也不甚理想。
(三)课程的考核体系缺少多样性
传统意义上的考核体系侧重于将课程结束后的书面考试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这对于所学课程的概念性记忆内容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检验。但是随着所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越来越强,未来工作中对于知识的记忆性要求在逐渐弱化,更为强调在此基础上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同时具备对于相关知识的再学习、自学习素养。因此反推到高校的课程考核上也需要有更多样性的考核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对于车身设计这门专业课来说,其知识点繁杂,公式、图表和相应的分析内容较多,客观上也对于试卷考察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考核试卷普遍存在泛而不深的问题,为了兼顾多个知识点而将考察留于表面,较少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分析,因此多数学生在此情况之下也多关注于课堂讲义和习题的应试,对所学知识和内容缺乏进一步深入理解的动力。
三、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
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东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设计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理论探索,组成部分及其针对的主要问题,如图1所示。
(一)革新教学观念
在所有的改革要素中,观念的转变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从观念上要认清,本质上,教育改革要从依靠教的体系,逐步回归到主要依靠学的体系。教的目的在于引发学,学是最终目的,教是手段,只有学生最终对于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教学的目的才真正达到。应通过赋予“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强调从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出发,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要求改变对于课程的单一要求,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若还是在比较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掌握一种专门技术,又不具备再学习和自学习的能力,是无法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的。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扎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和强调对信息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例如,在车身设计过程中,经常面对的情况是将复杂结构简化处理,这就导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缺失了很多在工程问题分析中的关键要素,进一步也就丧失了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入综合运用。因此在分析类似问题时要转变观念,较少约束学生的思维边界,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并对于所学知识有自己深层次的思考。
(二)重塑教学内容
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过程,高校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累积和线性的叠加,而是观念网络的编织与交互的过程。教学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便是在对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相互联系、发散思维,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以问题为中心将会从三个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引导学生对于以往知识的梳理和运用、对于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对于未来方向的兴趣和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督促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研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所学即所用,遇到具体问题能够联系理论知识。例如在车身设计课程中关于车辆碰撞性的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能够提高车身抗撞性的方法,自己分析选择这个方式的原因并评价其改进的可能性。根据课程特点,车身抗撞性内容的学习有几个主要的方面,传统的讲授方式多只能在内容上记忆主要的方法和优缺点,对于所采取方式的原因较少有学生继续探究。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拟采用自己选题、自己阐述、自己发掘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对所选内容的深层次学习。在选择支撑自己论点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公式推导、模型仿真、视频收集等多種手段相结合的形式。以上述的形式对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将对学生吸引力大大增加,而且对这一问题解决过程的来龙去脉也能够深入理解。类似车身设计内容的学习,指引学生在对问题探寻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知识学习,能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所学内容掌握程度大大增加,更为可贵的是在问题开展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学习和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的高校课堂教学多是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存在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偏低的现状,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监督者应当对教学方法主动思变,改变存在已久的“静音课堂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教学方法改革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重视知识传授,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能力培养。首先是获取新知识途径方面,在基本且必要的传授基础上要增加自主学习环节,也就是传统教育观念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以往的传授过程,教师只是对知识内容进行说教解释即可,但是要以启发式学习为目标时,要求老师对于必要的基本知识点给予讲解,同样要巧妙地隐去那些需要学生自己学习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必定是学生已有基础能够发现但又不足以全面解释的,让学生在探寻其原理、意义或是应用时一步步的自我学习,进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老师要制定必要的基本约束帮助学生在发挥主动思维的同时又不会偏航太多。同时在学生自我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要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及时答疑解惑。同时在学生分别自学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间相互交流其学习成果,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内容一定是区别彼此的,通过合适的契机可以让学生们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收获,找出共性问题,这样一个必要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探索、消化、交流、反思和最终再学习的过程。例如在车身结构分析内容中,很多形式的结构都可以满足要求,为什么市面上主流车型都采用了几种结构而不是某一种,要引导学生分析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存在哪些改变,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依次阐述观点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询问,无论其观点是对是错都将是受益终生的一次体验,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并愿意投入学习精力,这样往往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锻炼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评价方式没有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够全面、恰当地反应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那么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前期在教学方式上的努力也会被学生所质疑。既然在教学环节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于知识的探索能力等为目标,那么在课程的考核环节就要能够体现出上述能力的衡量指标。因此要探索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传统的试卷考核形式上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于所学知识点有记忆能力的检验,但显然对于知识点的熟识只是教学要求的一部分内容,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良好自学习惯的培养和结合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思考是教学目的的更高要求。因此,对于试卷考试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主导型比例要做出必要调整,增加小组交流学习和自学习方面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要求任课教师在课程进行中需要设计开放式讨论和探索式研究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将这部分内容以不同比例纳入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这样,最终的考核形式能够涵盖课程要求的全部:从知识点的记忆、相关内容的理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到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了课程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学生是高校课程教育的最重要的对象,如何培养高学历人才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挑战。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既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权,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的方式获得学业成功。对于教师而言,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职业兴趣,促进个人的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型学习的开展鼓励师生深层互动,在自我探索中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营造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尝试错误,进行自我控制、自我修正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车身设计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改革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