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

2018-07-24罗正廷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生活

罗正廷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22-01

1.注重实践教学,创造成功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本能性。可是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要使学生一拿到数学新书时就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浏览,学生的兴趣是它的基础。积极的兴趣的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那么如何把握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真正兴趣,这在第一课尤为重要,特别是布置第一课的前置性学习中尤为重要。

应试教育和传统使我们已习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最害怕课堂中乱糟糟的场面。今天的数学课认识“米和千米”,我准备了很多的实物,以便让学生充分感知长度。原本以为学生一定会有很浓的学习兴趣,但其实并没有预想的效果。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随处可见。处理得当,可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反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生活是个大舞台。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教师不曾预约的精彩也随处可见。把数学课堂搬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那不是很好吗?我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课前,我让学生去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中,创设模拟知识情境让学生来学习;课后,让学生去总结整理知识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情景,而且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历练的平台。只要我们蹲下身子,感性地走进学生心灵,理性地分析教材,了解学生所需,以学习者的身份去读懂学生,把准学生的脉搏,和学生的理解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那我们的课堂将有更多的精彩随机生成。

2.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所谓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把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教学情境生活化。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善于挖掘生活资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通过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使学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其次,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认识到数学符号、公式、图表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有关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事物,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让学生从熟悉的具体的事物中理解一些数学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学习中解脱出来,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习效果。最后,创设“生活数学”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3.注重数学复习方法

3.1 精选习题。围绕复习的主题,通览教材,把其中经典的题目圈画出来单独呈现,让学生再次练习,将平时单元测试中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单独摘抄出来,供学生反复训练。教师自己编写或者从资料中查找综合性强的典型题目,做有益的补充。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将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3.2 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全班都要意义过关,各别同学单独辅导,练习时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时注意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竞争与合作的伙伴。

3.3 重点指导学困生,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对于学困生要分模块辅导,进行分类复习。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让他们有复习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成就感。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生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