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闪耀育人的光芒

2018-07-24梁丽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育德校园文化育人

梁丽芳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就是说才华是道德的辅助,道德是才华的统帅。这句话道出了“才”与“德”的辩证关系,说明了“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在给学生授业、解惑的同时,应当注重“传道”,注重对学生的育德渗透,使之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育德因素,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具备育人观念,抓住知识技能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点,润物细无声地把育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一、在拓展迁移中加强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拓展,既能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又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能加强情感的体验与升华。

研读完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我做了这样的延伸——用多媒体展示一百多年前躺着吸鸦片和一百多年后躺着玩手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这两幅图思考,我们应当怎样运用拿来主义?

学生畅所欲言:手机给我们带来便捷,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长时间、不加节制地依赖手机,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際能力。今日的手机与当初的鸦片一样麻痹我们的精神,蚕食我们的灵魂,所以说他是现代鸦片一点也不过分。面对手机文化,我们应当有选择地拿,有价值的用。总之,不要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在这个环节中,形象的漫画加深学生对“拿来主义”深刻内涵的理解,同时能针砭时弊,发人深思,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凸显了“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落实了语文阅读教学文道统一的基本原则。

李密《陈情表》一课的拓展部分,我让学生写下的对“孝”的感悟。有学生这样写:“时光流水,带走了你们的容颜,沧桑了你们的眉眼,在茫茫人海中,你们总是能够认出我的背影,而我却难以寻觅你们的踪迹。我愿放下手中的执念,回到那个曾经美丽的地方,去化身乌鸟育亲情。终有一天,我会陪你们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我愿化身乌鸟,像李密一样,坚守孝义的阵地,伴你们走过剩余的时光。”

恰到好处地拓展迁移,就这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品性,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素养

紧密联系生活,不断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和领域,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条康庄大道。《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载道明理,表情达意”的优势,在适当的时机将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和行为意志的教育不失为育德渗透的好做法。

每年教师节、国庆节、母亲节,我们学校都会开展系列的感恩教育,而这种情感体验是最真最纯的语文灵感。于是,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每次都能写成感人至深的诗篇献给感激的人,同时记录学生成长的体验。

我们学校作为民族学校,从花草、建筑到人文内涵,都包含着广西民族风情,学校每年配合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三月三”歌圩,分别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三月三”民歌晚会等活动,在这个系列活动中,语文组陆续开设了一些微型选修课程,如“民族艺术节目主持人培训”“民歌与诗文朗诵指导与比赛”“三月三文化系列探究”“民歌的智慧”等,真正让学生寓教于乐。

除此之外,语文组结合学校纪念性民族性办学特色,开设了“汉字解密与古壮字了解”“从《诗经》到《刘三姐》”“民俗民居文化”等实践活动课程;根据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与理化生学科结合开设“科技小论文写作”“科学家传记阅读”等选修课程;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我们开设了以“读书广场”为题材的系列活动型语文校本课程,如保利集团在南宁开发并展出圆明园回归国宝,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并以“弘扬中华文化,见证华夏强盛”为主题的微型校本课程,取得了成功。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精品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这些校本选修课程有计划的开设,彰显了其民族性和纪念性办学特色,构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学生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可谓作用独特,无法替代。一个学校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必然形成它独特的文化氛围与环境,在育人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课改凸显人文教育,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育家叶圣陶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指引下,我们应当让语文课堂闪耀着育人的光芒,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育德渗透,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通联: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育德校园文化育人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