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2018-07-24黄淑珠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黄淑珠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61-01

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有什么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样的教师可能就会培养出什么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与观念、能力同样会决定学生的素质、观念。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地与外界学习交流、合作,以达到更完美,更适合,更有效的意识。教学中注意改观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教而教,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应走出 “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念更新,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带动学生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崔峦同志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要以学生学习为重,但是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学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肯能使学生走弯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是非常重要而又必须的。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于课堂教学者的综合素质和方法。课文只是个例子,充其量只是个典型的例子。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应用性和教育性特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以课文为例子,以小见大,是学生根据一篇小小的文章,学到大的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在起到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课本,又要放眼课外,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课文《离开南极,不带滴水片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所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外阅读中查找的有关资料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分别谈谈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珍稀动物的处境,以及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大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强学生对语文这个科目的興趣。

3.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本应用于实际生活

俗话说,学以致用。就是说学的理论知识要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算真正学会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语文,这也是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人们平时说话、办事和交际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运用。语文功底好的人说话办事行之有效。所以说学习语文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这个科目本身有其特有的特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始终都在运用语文知识,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如何学习理解上,比如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等。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学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去学习表达。让学生对书本知识透彻理解后,多把时间用在表达上。学会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完美的结合,才能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理解而应用于实际生活,要使学生努力掌握: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学会理解”和“学会运用”两方面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本的真谛。

4.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我们一定要在学生语感培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