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中重积累,在语文实践中学应用

2018-07-24高秀琴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突破口词句语言表达

高秀琴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53-02

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就是从激发学生心理倾向出发,以巧妙的角度、切入的新异,呈现出新颖不俗的教学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引导学凭借课文例子,寻找突破口,学习用语文,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何寻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小学生的积累。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学应用,现在结合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中积累一些经验,现在简单说说在不同学段“在阅读中重积累,在阅读中学运用”。

1.读写结合(低年级)

低年级的读写结合,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经”,以识字、写字的训练为“纬”,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读文、写字。现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第一课时为例,具体谈谈怎样以“读写结合”为语文教学突破口。《最大的“书”》通过地质勘探员叔叔与川川的对话这条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主要通过五个环节,层层深入,以“读写为例”为突破口来进行教学:

1.1 课题质疑,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通过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从课题质疑入手,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兴趣。

1.2 在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的环节,通过让孩子到游戏中玩识字游戏,结合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的特点,把识字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的积极性高,很快就完成了识字任务,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识字,从而喜欢识字,很快达成教学目的。

1.3 在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环节,以读切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己接触语言材料,用自己的对课文的感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体现了让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并抓住了关键词,如以“刨根问底”等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联前想后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朗读词句的能力。

1.4 在写字教学环节中,抓住重点笔画“竖撇”,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含有这个笔画的生字写正确、写美观,既学会了写生字,又培养了良好的写字习惯。

1.5 在课堂总结,拓展延伸部分,让孩子看课件,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升华,同时学生的心灵也受到强烈的触动:从而让孩子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低年级的阅读要求就是让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学语文,从而达到用语文。

2.注重四字词语的积累(中年级)

中年级阅读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注重词语的积累。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为例,具体谈谈怎样以“四字词语的积累”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卖木雕的少年》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友谊。在教学中以四字词语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由文引词、学文解词、由词悟情,拓展用词,从而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有机结合,很好地体现了课标中对第二学段小学生“积累运用课文中的词句”的学习要求。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循序渐进,以“四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突破口来进行教学:

2.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上课伊始,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2.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和课文中四字词语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培养三年级學生逐步具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3 逐段学习课文,感受瀑布的壮观和木雕的精美。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圈划用的精妙的词语或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片,换词语等方法来理解“各式各样”、“琳琅满目”、“构思新颖”、“栩栩如生”等词,真切感受木雕的精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根据解释条,进行了大量的说话训练。学生在阅读体验中积累了四字词语,为拓展运用的小练笔词语运用部分做好铺垫。

2.4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中国各钟玉雕工艺品图片,让孩子运用本课或课外积累的四字词语从整体上进行口头描述,并选择其中的一幅最喜欢的玉雕图进行描写,恰当用上文中或课外积累的四字词语。教学上让学生充分领悟文本,感受语言后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

3.感受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高年级)

高年级阅读教学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课文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是怎样以“感受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通过品词析句,读语言、品动作、悟心理,整体把握人物特点,感受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主要通过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以“感受独特的语言表达特色”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3.1 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通过认识两个新朋友小嘎子和小胖墩,结合预习情况,初谈印象,感知人物。

3.2 研读课文,领会表达。

通过圈划抓有特点的词句,品读最能表现小嘎子性格的语句,领悟作者表达方法,如:A、“这样一来,……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这一句则是体会连续动作描写的好处。B、“起初……仿佛很占了上风”一句,扣人物动作,揣摩人物心理。C、“要不——摔跤”一句,抓住人物语言,品有关的词句特点。接着利用学法迁移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圈划描写胖墩儿的语句,品有关的词句特点。并引导如果相同的句子,换上不同的动作或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特色会有什么变化。

3.3 超脱文本,描写人物。

回归生活实际,让孩子表演一个生活场景,学生认真观察,用刚才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看到的描述下来。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语言表达特点。

3.4 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课后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特点,让学生续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第二场摔跤比赛”,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体现了新课标明确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性质。

总之,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的语文表达方式,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丰富积累,学生在学习中突破了一个词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我们的学生不仅天天增长知识,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猜你喜欢

突破口词句语言表达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寻找突破口巧解算式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