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朗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8-07-24丁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丁琳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可是当今的高中生不重视语文学科,更不愿意读课文;老师也是重分析,轻朗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抓好朗读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然后立足课堂,精心指导读法,再采用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让“朗朗书声”成为语文学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52-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阅读的起点,。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一个不可缺少基础环节,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才会最终使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1.朗读教学的现状

1.1 高中生不愿读书。

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少了初中时的活泼好动,多了沉默寡言,心理的日趋成熟,使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形象,特别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怕哪点读得不好同学笑话,于是不肯开口读书。

在高考指挥棒下,众多学生迫于升学压力,急功近利地选择了分数提升空间较大的数理化作为主攻目标,语文日渐成为边缘学科。早自习时,他们卖力地读着理科课本,把语文冷落在角落里,读书声不再朗朗。

1.2 教师疏于朗读。

教师由于自身方面的原因,害怕读不好被学生笑话,不敢读书。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省去了教师的很多“麻烦”,于是播放朗读基本取代了教师范读。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上公开课,教师总是努力地深入分析课文,而缺少个性化的朗读,无形中拉开了朗读与学生的距离。

朱自清先生说:“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为了提高朗读教学水平,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2.朗读教学的策略

2.1 设置专用时间,形成习惯。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要求在语文课开始之前必须得有读书声,否则,我进教室之后还要重新开始朗读。朗读内容不限,由课代表安排,也可以征求大家意见。一般情况下以当前所学课文为主,特别是一些名篇名段,。开始时有些同学不乐意读,被迫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发现考试时的名句填空变得容易了,渐渐地便认可了。后来自发地读一些经典美文,有时候连词语解释都读。同学们发现课堂提问时敢大胆地回答问题了,辩论时可以引经据典了,写作文彻底告别了“挤牙膏”。有时特殊情况没有朗读,同学们会觉得少了朗读这样的前奏,语文课就不完整了,课前朗读久而久之就成了同学们的一道“开胃小菜”。连邻班的老师都说,只要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知道这节是语文课。

课前固定的朗读时间,可以达到提前预习的效果,也可以温故知新,既立足于课本,又有所拓展,益处多多。

2.2 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强化训练。

朗诵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保证了学生的朗读时间,尽量去掉哪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来感悟,体会其中的情感。

2.3 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1)录音范读。

錄音范读的优点在于朗读者字正腔圆,是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让学生接触到准确无误的读音。朗读者感情充沛,极具感染力,容易在课堂中形成氛围,创设出课文中所需的情境,录音范读对于善于模仿的学生来说,在朗读训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范读。

录音范读的特点是标准,规范,相比之下,教师范读非常灵活,能够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能突出训练重点,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像我们这里的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平翘舌不分,“f”“h”混淆,声调读不准确,轻重音把握不到位,教师范读及时给予纠正。

(3)演读法。

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适用于对话性较强的课文。如在《雷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再根据自己对各个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来排演《雷雨》片段,在班里汇演,让学生根据同学们的表演来讨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达到很好的效果。

(4)观摩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朗读类节目。如《见字如面》是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热播的《朗读者》中,斯琴高娃老师朗读了一篇贾平凹的散文《写给母亲》,整篇文章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没有任何拔高母亲的字句,几乎都是记录一些琐事。高娃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字字句句引人入胜,拨动内心最深处那根弦,同学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此刻,对朗读教学法的指导是“无声胜有声”。

(5)学生个别读,齐读和自由朗读。

学生个别读是检验学生个人朗读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具体学生不同的朗读特点给予个性化点拨和指导的良机。齐读主要是提供给全体学生练习朗读的平台,它的作用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训练,同时它还是检验集体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自由朗读是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的一种新型朗读。学生对朗读材料的领悟通过朗读表现,从而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朗读就像一股清泉,我们只要增大它的流量,又引导它流向既定的目标,就能激起语文学习的层层涟漪,焕发其无限生机。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兴趣和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语言学概论》.

[2] 《朗读与朗读教学》.

[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Passage Four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