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8-07-24陈开营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农村教育实践探究

陈开营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在二十一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以社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践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农村教育;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26-0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新的模式[1]。特别针对于农村教育特点,农村学校学生基础差,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根据新课程标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以及如今的素质教育更注重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等等这些因素都显示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分层教学模式

1.1 分层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分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数学的能力和学生的数学潜能,将学生分成几个水平相当的群体并且进行有区别且针对性强的教学。这些经过分层的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后,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能够得到不同的提高。

1.2 分层教学模式的优点。

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接受、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将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课堂上进行同样的教学时,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极其容易产生自弃或者自卑或者自傲的心理。因此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参差不齐,不能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然而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对这些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所以分层教育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3]。

2.分层教学模式如何实践

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需要教师做很多实践前期的准备工作。因为教学是一项谨慎而又复杂的活动,所以老师在进行分层教育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谨慎细致地进行。下面笔者将具体从学生群体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作业小测分层、课堂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学生群体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不同,对于知识的完全掌握能力也不同。而且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生的性格和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在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群体分层这一方面,教师需要考量的标准要多元化。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成绩为衡量标准。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学生分层时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档案,包括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等。这样对学生的分层结果才更有科学性,才会较为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分层的结果相匹配[4]。为了易于操作綜合以上情况可以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优秀生:表现为智力好,基础扎实,学习态度端正,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B.中等生:表现为智力一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但成绩一般;C.学困生:表现为基础较差,智力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5]

2.2 目标要求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基本上就有了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老师在授课前就要针对分层进行精心备课。特别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根据不同分层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例如: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分层制定相应的目标:

对学困生要求: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并能用它来判断具体方程和根的情况:

如: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6]。

(1)2x2-3x-32=0 (2) 3x2+10=2x2+8x

对中等生要求:不但能利用判别式判断具体方程根的情况,还要能熟练解决例如根据方程根的情况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等题目。

如:(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3=0有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m+1)=0,试说明不论实数m取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对于优秀生要求:除了能达到以上要求之外,还应当能灵活运用根的判别式解决与二次函数等其它知识相关的综合题等。

如此根据不同的分层设计不同的目标,有利于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从而促进数学成绩均衡提高。

2.3 教学内容分层。

在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忽略了具体的学生能力水平,在教学当中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听不懂,学习好的学生感觉没得听。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听课的兴趣,降低了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自然下降。所以教师在课堂相关知识的传授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节奏。利用不同梯度的内容、快慢有致的节奏、详略得当的讲解紧紧抓住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坐得下、听得进、学得好。

例如:在评讲第二十七章 相似P58:8题时对问题进行如下改造:如图,已知AB为⊙O的弦,PA为⊙O的切线切点为A,PA=PB,AC为直径,连接PO交AB于D,连接OB,BC。

问题:(1)PA是否与OA垂直?AB是否与BC垂直?

(2)PB是否为⊙O切线?

(3)线段OP与AB存在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4)图中存在哪些的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

(5)图中存在哪些三角形相似?

(6)PA2=PD·PO吗?图中还有其它类似的关系吗?

如此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串让学生回答可以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从而提高整体学生的成绩。

2.4 作业小测分层。

课后的作业、小测包括对学生的指导是教师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环节。在平时布置作业和小测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A,B,C三种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A组主要为基础题,B组为中等题,C组为拔高综合题。分别让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小测中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附加题让优秀生完成,这样就不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好”有的学生“吃不下”的情况。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也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意见。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在课后的指导中主要还是多鼓励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鼓励学生去尝试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在数学这个领域上获得更多的发展。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探索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

2.5 课堂评价分层。

课堂评价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娴熟恰当的运用各种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的一个期盼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扬的手势、一个肯定的言語…都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令学生发奋图强引头赶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的评价语言也要不同,例如: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为了激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用“某某同学表现很好,虽然结果说错了,但是能踊跃举手发言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很好”、“继续努力”、“如此下去一定会更好的”等。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完问题后可以用“你回答得真完整”,“你很聪明”,“太好了”等等。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样一节课中都能有所进步。另外在课外作业或小测中如果学生表现好了,学习成绩进步了也要及时给予奖励以此多让学生体验成功,多表扬、多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总之,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就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实践,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师而言,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改进,所以本人将在分层教学模式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行,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敖其尔.“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12):40.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3] 曹斌.浅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7(11):143.

[4] 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77-78.

[5] 《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2012-2013学年第二期 2012年10月18日.

[6] 义务教育教科书 九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5月 P174.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农村教育实践探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