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研究

2018-07-24王蕾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英语学习大学生

摘要:语言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英语学习效果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本研究抽取文化适应、元认知、模糊容忍、性格倾向四个心理维度,借助经典心理学理论探讨了这四类心理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期望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10-01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要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干扰,并影响到语言的习得效果。一些学习者在其他方面学习效果优异,唯独在英语学习上颇为困难,这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心理因素导致的。随着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重点正日益向学习者倾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已经受到了大学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1.文化适应

Schumann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与第二语言学习有关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1]。Schumann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水平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社会距离,二是心理距离。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指的是学习者同目标语群体之间的距离,包括接触程度和被容纳的程度。同目标语群体的接触程度和被包容程度将会影响到目标语输入的品质,会决定二语学习环境的优劣,还会对学习者心理动机产生影响。Schumann认为这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关键因素。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指的是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在心理上的距离感,包括语言震惊、文化震惊、动机、自我透性四个部分。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其实并非是针对课堂环境下的系统性二语学习提出的,它最早是一种自然语言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2]。但是,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在二语习得影响因素方面的深刻洞见仍然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启示。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文化适应不良是焦虑、自卑、学习兴趣等等不良学习情绪的源头。与“心理距离”有关的理论提示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个人对目标语及社团文化的总体心理感受,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我心理抑制。

2.元认知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于其專著《认知发展》中最早提出了“元认知”这个概念。元认知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活动,它是将思维本身作为认识对象一种认知机制。简言之,它是对认知的认知,学习者的自我反省、自我调节都要借助元认知机制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不断评价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目标,改良学习策略,在这些心理活动中都有元认知机制发挥作用。英语学科要求学习者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就包括自我反思与调试的能力。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策略改进。不成功的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察觉力则低得多,调试学习方法的能力也要欠缺许多。由此观之,要想收到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

3.模糊容忍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认知理念的获得并不是突然变得明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怀疑、模糊、不平衡发展到确定、平衡的过程。外语的习得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模糊容忍作为一个情感因素会影响到语言学习的速度和质量。认知风格会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一般来说,“场独立型”学习者比“场依赖型”学习者有更低的模糊容忍度。较为依赖母语思维的学习者不断监察自己的语言输入、输出,也会缺少模糊容忍,这一点在听力与口语交际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少,英语学习者也可能会本能地更多关注语言自身的结构。另外,许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应试型的英语教育,习惯了单一的英语表达方式,学生们对绝对化的“标准答案”过于关注,也会导致模糊容忍度偏低。模糊容忍低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英语交流,还会降低英语学习的信心,在阅读、词汇、听力、口语等各方面的学习中产生焦虑情绪。

4.性格倾向

学习效果会受到学习者性格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在英语学习方面非常明显。在英语教育学界,受到最广泛讨论的性格理论是内向-外向性格学说,这一学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于1913年首次提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外向型性格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更具优势,因为交流是提升英语水平的最好方式,而外向型性格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另一种观点则与之截然相反,认为内向型性格更利于外语学习,因为他们在对语言自身的认知方面能力更强,在外语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成功。英语学习自身也包含多个板块,总体而言,外向型性格学习者在听力、口语方面更为擅长,而内向型性格学习者由于在认知学术水平上的优势,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表现更佳。

结语

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语学习负面心理一旦形成,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难以快速消除,这决定了改变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面对这些问题,英语教师绝不能气馁,要从认知、性格等各个方面找原因,改善英语教学方法,对问题各个击破。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浅析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181.

[2] 曹玉琴.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3):104.

作者简介:王蕾(18984-),女,安徽安庆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英语学习大学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大学生之歌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