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占位性病变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
2018-07-24李安洋陈沛东孔令权
李安洋 陈沛东 孔令权
腮腺占位性病变多为腮腺良性肿瘤,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良性病理类型以多形性腺瘤常见,恶性病理类型以黏液表皮样癌常见[1]。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普及,腮腺浅叶显示越来越清晰完整,然而,目前国内在腮腺等涎腺肿瘤的超声诊断方面存有不同观点,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价值的观点不一致,评判存在较大差异[2]。本研究通过收集腮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和病理资料,探讨超声检查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9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9例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3~81岁。排除囊性病变。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7、百胜CLASS C超声诊断仪的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5~12 Hz。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双臂平放,充分暴露颈部,首先观察腮腺位置皮肤整体有无异常,然后对腮腺行扇形扫查,观察腮腺实质回声有无异常,对异常回声区或肿块记录其大小、位置、形态、方向(包块与皮肤是否平行),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包膜),回声是否均匀(包括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侧壁回声,内部及周边有无囊性变),占位效应是否明显;二维图像显示清晰后,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及边缘有无异常血流信号,后将脉冲多普勒取样点置于彩色多普勒所显示的血流位置,校正声束与血流的夹角,获得频谱,测量血流各项参数,最后对双侧颈部行有序的多断面扫查,着重扫查有无肿大淋巴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进行描述,诊断价值主要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指标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9例患者中,腮腺多形性细胞瘤10例,乳头状淋巴囊腺瘤5例,腺泡细胞癌、毛母质瘤、磷状上皮增生、炎性肉芽肿各1例。
2.2 良恶性腮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 唯一的1例恶性病变病灶在超声下的主要特征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包膜不完整,而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也显示增强。详见表1。
表1 良恶性腮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对比分析[例(%)]
2.3 超声诊断价值评价 术前超声诊断良性病变16个,恶性病变3个,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超声诊断的良性病变正确,恶性诊断错误2例,超声诊断腮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100%(1/1),特异度为88.9%(16/18),超声诊断腮腺占位性病变准确性为89.5%(17/19)。
3 讨论
腮腺占位性病变中腮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腮腺乳头状囊腺瘤发病率次之,瘤体可呈囊实性回声[4]。腺泡细胞癌为低度恶性涎腺上皮性肿瘤,易被误认为正常涎腺而漏诊[5]。毛母质瘤是一种低发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误诊率较高[6]。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已将超声应用于腮腺肿瘤的诊断中[7-8]。
本研究发现1例腮腺腺泡细胞癌,其声像图表现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包膜不完整,而良性病变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且包膜完整,虽然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小而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但是从超声表现上可以看出,病变的形态、边界和包膜可作为腮腺恶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与其他研究[9-10]结果相似。本研究有1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单侧腮腺浅叶内,超声影像学表现为规则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缘多光滑,肿瘤包膜完整,境界清晰,和其他文献[11]报道结果一致。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突破包膜而导致包膜不完整,同时突破包膜后会向周围组织浸润,声像图会相应表现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等情况[12],所以一般认为肿瘤分叶且边界不清或侵犯周围结构等对于恶性腮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3]。
本研究中,超声诊断腮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88.9%、89.5%,说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下一步拟收集更多样本,对研究进行完善。
综上所述,超声在腮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和包膜不完整是恶性腮腺肿瘤超声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应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