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分析

2018-07-23周嘉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周嘉

摘 要:创新创业教学,是基于当代高校人才输出战略创新主导形式,它具有创新性、多元性以及基础性等特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视角,对创意创业视野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学新理念优势,提升当代大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教育实践的方式逐步实现了创新多元、以及兼容性趋向发展,尤其是那些艺术设计类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更是注重自身发展与社会适应度之间的调节,由此,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融合的要点,就成为引导新型艺术人才输出体系良性发展的根基性条件。

1 现代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安排上的缺失

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安排上缺失,是影响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学生艺术设计学习思维趋向的要素。

一方面,部分高校艺术设计课程安排上,只注重对已经形成的艺术设计实践理论进行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创造性特征,从而导致艺术设计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实践课程安排上,将艺术设计实践理论学习部分,与艺术动手设计的实践创作部分割裂开,致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艺术设计理论,与艺术创新设计相互脱离的局面,这无疑也会导致艺术设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层面的缺失。

1.2 艺术设计学生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艺术设计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制约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实践成效的因素。首先,部分高校艺术设计学生,自身对身边的事物的创新要点认知能力较低,在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知识学习过程中,缺乏结合艺术设计作品,对自身创新能力挖掘,导致其艺术设计实践创新作品不佳;其次,艺术设计学生对艺术设计实践的思维定义过小,艺术设计实践的知识面较狭窄,也会导致其艺术设计实践层面的缺失。

1.3 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层面的欠缺

当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教师层面的缺失,也是影响高校艺术设计学生创意创新能力挖掘的阻碍性条件。结合我国教育部门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国内80%的艺术设计教师,需间隔3~5年的时间,才会进行一次完全性教学实践能力更新;同时,60%的艺术设计教师,只是通过集中性教研活动进行能力提升;全国艺术设计教师中,仅有33.17%的教师经常进行艺术设计自主创新。结合以上数据的波动情况来看,国内高校艺术设计教师的综合能力拥有情况,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教师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这种变化趋向,会严重制约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推进。

2 基于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2.1 协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课程创新条件

高校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的开展,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承接的创新活动,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只注重“实践”的表层,而忽视实践背后隐藏的艺术创新理论价值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留”。创意产业视野下,教师突破当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只传授实践经验的问题,就要注重对学生原有创作实践能力的肯定,将学生艺术设计的创新,作为艺术设计教学开展的基础,运用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辅助学生艺术创新创意作品的完善。

例如,M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进行“logo”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结合本次实践课题,自主进行“logo”;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本次社会实践设计的视角定位、需要传达的理念,从“logo”设计的视觉效果,受众心理分析等方面,对学生创意设计的内容进行指导。最后,运用效果对比图,帮助学生分析其创意创新中的优势与问题,完成艺术设计实践课题指导。

案例中提到的该教师教学过程,能够以学生原有创意为基础,开展实践教学课题指導,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也将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生自身艺术设计实践中的优势,有助于借助课程理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创意产业视野下,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过程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辅助学生逐步树立实践理论与创新过程相互融合的能力,避免艺术设计学习层面的缺失。

例如,H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在开展“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广告模板为例,让学生对平面广告实践设计的优点、缺点进行平面,然后与学生一同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实践中的关键点归纳;最后又给出了“矿泉水”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让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实践课堂动手设计实践。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指导时,也结合学生实际创作过程中,平面设计分割、颜色运用等方面的创新方法进行指导,促进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过程的合理开展,并运用现有实践理论,引导艺术设计学生进行创新。

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教师实践过程,就是将艺术设计理论与学生创新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也能够达到促进艺术设计学生创新进步的目的。

2.2 激发艺术设计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1)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教师开展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时,善于挖掘学生艺术设计实践的内在价值,也是提升学生内在实践能力的途径。

例如,U高校教师在进行“室内空间艺术设计”一章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别将室内空间实践设计的教学内容,分为颜色、空间格局、装饰以及用户心理4个部分,并将本次实践小组分为4个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让学生进行室内空间设计实践。然后再将4个设计要点中和在一起,让学生自主组合设计条件,激发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层面的创新能力。

案例中提到的教师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善于把握艺术设计实践的相关要素,在室内设计元素调控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性引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实践学习过程的创新,达到了激发学生艺术设计创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2)拓展艺术设计认知定义。创意产业视野下,高校艺术设计实践全面推进,针对艺术设计视野狭隘的学生,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时,应注重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条件进行引导,从而辅助学生拓展艺术设计实践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L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进行艺术设计形状要素把握时,不仅从艺术设计的相关学习内容上,对艺术设计实践的形状元素应用要素进行解析,也通过网络媒体,寻求室内设计图、家居用品设计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形状设计创新案例进行指导分析,以直观的艺术设计图像视角,指导其实践条件的运用。同时,教师也让学生“模仿”这些艺术设计实践样本,自主进行创作。案例中提到的由开阔艺术设计实践思路,到拓展艺术设计实践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正是辅助学生拓展艺术设计实践定义的体现。

2.3 加强艺术设计教师的能力整合

(1)艺术设计教师自主创新。全面提升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需艺术设计教师逐步进行自主能力的提升,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例如,艺术设计教师,善于结合自身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作品中,寻求自身教学层面的创新;或者,教师也经常利用课后时间,通过中国教师网等互动学习渠道,寻求艺术设计创新的知识,巧妙、灵活的网络资源,促进自身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案例中提到的艺术设计教师自主化能力提升途径,都是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全面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思维、方法,与创意创新产业发展相互承接的体现。

(2)形成艺术设计教师能力管理体系。基于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师能力提升,在于高校要加强对艺术设计教师能力提升的辅助性管理。一方面,高校可以创意产业理念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经济资源调控,逐步构建高校辅助性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窗口。如,组织教师艺术创意比赛、开展教师艺术设计交流教研互动等;另一方面,创意产业视野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能力的引导,也可以通过建立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教师日常教学考核的一部分,运用高校外部管理制度,辅助当前社会创意产业视野下,高校藝术设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基于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分析,是现代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承接的理论代表,对于新时期的高校人才输出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了突破当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不存在问题,应通过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保留”、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拓展艺术设计认知定义、艺术设计教师自主创新、形成艺术设计教师能力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因此,浅析基于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将为我国高校艺术教学创新推进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盛静.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究[J].中国培训,2016(12):180.

[2] 邓菁.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9):164.

[3] 朱笛青.探讨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J].艺术科技,2014,27(06):387.

猜你喜欢

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星.云.海》
《花月夜》
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体现
创意产业视阈下加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