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2018-07-23施洁芳薛小令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对策研究困境

施洁芳 薛小令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性、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艺术教育需要在课程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革新。本文就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问题上,构建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综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教育模式;困境;教学手段;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当今互联网的产生及应用;在科学技术与日益庞大的艺术消费市场的不断驱动下,除了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定义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在原始形态、交互性以及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通过计算机生成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技术、虚拟演示技术等科技手段,将当代艺术与科技渗透融合,借助电子报刊、电子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媒体等传播和呈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艺术形式。

1 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现今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媒体时代下,教育目标开始发生变化,艺术不再仅仅是“添砖加瓦”的角色,艺术更能够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增添绚烂的色彩。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不同领域的发展模式在不断转变,将新媒体积极的引入行业当中,使自己在行业中能顺应时代前进步伐,推陈出新。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动态的功能系统,以文字、图片、语音、音乐、视频为基础元素,主要体现在广告制作、游戏设计、动漫制作、微电影、微视频、产品设计、室内VR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新媒体的传播与普及也引起了艺术人才供需平衡的变动,同时也使得艺术设计教学手段发生变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媒体时代过度。社会对新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就要求高校对新媒体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高。当前的新媒体设计专业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各大高校也竞相开设新媒体设计专业,纷纷将新媒体艺术纳入艺术专业的重点专业培养当中。

2 新媒体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媒体艺术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新媒体触发了巨大的教育变革,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有助于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但是,新媒体艺术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手段、教学硬件设施、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教学技术问题已成为艺术教育所面临的一大困境,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教学基础设施的匮乏,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扁平化。从另一方面看,学生需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理解和消化难点知识,致使学生的视野和学习效率降低,以及创意思维能力受限。

2.1 复杂多元的技术难题

新媒体技术是当代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技术结晶。新媒体艺术相较于传统艺术形式而言,强调的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让欣赏者主动与作品“对话”;而在传统艺术形式中,观赏者是被动接受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意境及信息。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新媒体艺术也为艺术教育的进步添光增彩。在艺术教师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新媒体展现的特效是多元的,复杂的。新媒体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等学科,而这些复杂困难的技术使艺术教师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2.2 落后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主导,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接受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传统艺术教学是以往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传递过程,将规范、标准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预先准备好,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引导。学校一方面注重教育层面上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关心由规范化、标准化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和教学成果,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评估体系,而不是真正关心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兴趣,学生不能根据自身优点和发展,创造自己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艺术教育过程是以规范程式化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形式和节奏接受知识,在課堂教学形式上多数呈现的是专业理论配合PPT教学,辅以教学视频、图片资料、纸质教具等,这种传统的艺术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实际教学的需要,硬件设备相对落后,功能单一,缺少趣味,很难吸引对多媒体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专业信息资源单一,实践性弱,阻碍了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有效获得,使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3 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对策研究

关于新媒体艺术,清华大学的鲁晓波教授是这样定义的:“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为载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一种艺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强调观念性、艺术性、思想性的探索。”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同于传统艺术使欣赏者被动地接受艺术家或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信息、情感及意境,新媒体艺术更多的是强调作品本身作为交流主体与其欣赏者进行语言、情感上的互动,使欣赏者能够主动去探索作品,甚至能够让欣赏者在探索艺术作品的同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融入其中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再受到传统的 “纸”和“笔”的局限。可以说,新技术的产生成了新媒体艺术的主要推动因素,每一次新技术的产生都能够为新媒体艺术注入一些新鲜血液。

从教育技术方面来看,新媒体技术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它的表现形式丰富,信息量大。所以,技术性因素日益成为当代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引发的教学人员和教学体系重组也是必然趋势。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艺术教育发生质变。当今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教育不有所不同,新媒体艺术教育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要确定正确的方向,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力资源调整、学科建设整改以及硬件设施配备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崛起,使我们看到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崭新愿景。新媒体艺术教育相对于传统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重视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这个朝气蓬勃的新专业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3.1 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新媒体综合型教师队伍的配备

“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在招生上越来越重视与社会接轨。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新媒体艺术教育既要有专业的美术设计基础,深厚的人文知识和优秀的设计创意思维,又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在师资方面,目前从事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原来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或者是从事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而专门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的教师在少之又少。

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综合型教师人才稀缺难求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快培养出新媒体艺术教育所需要的综合型教师。现阶段,艺术教师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力,集合优质资源,构建合理的新媒体教育平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教生共同学习,打造互动、多样、个性的教育环境。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培养综合型教师。第一,由国家层面的教育部门出面,整合全国高校的教育、培训资源,达到目的共求、资源共享;第二,邀请新媒体艺术专业水平高的高校专家或从事新媒体艺术的资深设计师讲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第三,学校层面应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并要求学校在艺术教育改革中创造更好的环境,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综合性的新媒体艺术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艺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体艺术专业素质,做到在课程内容上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媒体艺术人才。

3.2 课程体系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1)教学基础设施的更新。就艺术教育的发展来看,师资力量是核心,硬件配置为必备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欧美国家基本上有新媒体专业的大学都配备对学生24小时开放的新媒体实验室,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专业数字媒体音视频转换和输出设备,强调学生的科研和实践。在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自由开放的实验室计算机配置低,利用率低,影响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新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更要重视教学基础设施的更新,发挥专业学科设置齐全的优势,尤其要重视计算机专业资源的整合利用。由于新媒体艺术专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需要投入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设备,积极引入先进的移动端设备、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高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音视频技术设备等新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实验设备。设备投入不足只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水平低下,导致招生情况朝着劣势发展。

(2)教育体系和教学技术手段的革新。随着科技、经济、文化、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艺术专业的教育应紧跟时代脚步,规范化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艺术教育了,高职艺术院校需要不断调整教育体系和教学手段。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互动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兴趣设计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以兴趣为主导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并结合新媒体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练习。

其次,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当前比较流行和备受好评的影视和动画作品以及微视频等,对动画制作手段、分镜头、视频剪辑等技术进行深度剖析,在教学过程,加大知识的拓展;尽可能地展现新媒体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新媒体艺术所具备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尤其是所谓现象级的传播效应。这样整体提高学生设计修养和艺术审美,从而达到教学互补、教学互长。

最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艺术教师安排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学习内容的传统艺术教育已经开始边缘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需要搭建一个稳定的网络教育平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设计,学生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创意设计、生产实践、资源共享、研究讨论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上传学习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现实和数字虚拟的转换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升专业水平。

(3)师生角色的多元性變化。传统艺术教育中,在传统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输出教学内容,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呈现出一种单向一维的特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占有绝对主体地位的,这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所决定的。但是在新媒体艺术教学这样一个知识体系的传播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相应地削弱了,而且其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同时也是新媒体知识的学习者。不管这种学习是自学还是学自他人。与此同时,学生也不再是绝对的被动体,他们新颖的想法、跳跃的思维、对时尚信息的敏锐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扮演新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综上所述,传统艺术教育正被慢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体艺术教育,这个过程是从矛盾到融合的过渡。在新媒体背景下,艺术和技术的融合会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媒体技术为艺术教育提供广阔的思路,是教育创新的新路径,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艺术教育时代。

参考文献:

[1] 谷时雨.多媒体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 许鹏.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4] 新媒体艺术的冲击和偶遇——“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策展人张尕访谈[J].装饰,2008(7).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对策研究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