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2018-07-23李宜霏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李宜霏

摘 要:为加强对高职院校艺术生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辅助教学。本文通过对“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对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的简单分析,具体指出高职院校在对艺术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可采取的措施。希望高职院校能通过创新教学手段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指引广大艺术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

近年来,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作为担负培育艺术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责任的高职院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优异条件,对艺术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正确引导。

1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对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

1.1 “互联网+”为对艺术生的思政教育提供的便利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热点信息的零时共享。互联网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大量的授课素材,丰富的教学内容辅助任课教师对艺术生进行思政教育。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与艺术生的课下交流与互动,既方便教师及时掌握艺术生的心理特征,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还方便教师在互动过程中随时向艺术生传播正能量的思政理念,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艺术生思想理念的有效引领。最后,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进行及时更新,提高授课质量。

1.2 “互联网+”为对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在为高职院校对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为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目前,人们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拥有高度的语言自由。这在保障普通群众的基本话语权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信息在内容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局面。过度泛滥的网络信息易对艺术生的思想形成误导,阻碍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2 利用“互联网+”辅助高职院校对艺术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措施

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大多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理论性的课程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传统的理论性思政教学方式对艺术生思想道德引导效果不够明显。而随着互联网被艺术生更为广泛的使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引导。

2.1 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授课素材

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在思想上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念引导时,要充分尊重艺术生的个人特点,在尊重学生思想的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引导。首先,授课内容要新颖,才足以吸引艺术生的学习注意力。为保证授课内容的新颖性,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对思政知识点进行拓展式讲授。这样,既能培养艺术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还能通过对热点事件的有效利用,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艺术生进行与思政知识相关的知识点的积累,使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可以通过在课上引导艺术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正确评价的教学方式,减少网络信息对艺术生思想政治观念的不良影响。

2.2 建立公共论坛,培育艺术生道德素养

高职院校在对艺术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不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优势,创新教学形式。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创建公共论坛的方式,对艺术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立场进行引导。在论坛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艺术生自由表达的、对众多热点事件的看法的浏览,对艺术生的整体思想观念进行有效了解,进而有利于教师在课上对艺术生们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同时,教师还可以直接在论坛上与学生形成互动,通过对事件的优质评价为艺术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艺术生表达方式及语言习惯,培育艺术生道德品质,辅助思政教学。

2.3 专业化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对某一事件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对艺术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不是扼杀艺术生的差异性,而是要使艺术生了解基本的是非道德观,并以此规范自身的不当行为。据此,学校需要聘用专业性的思政教师,在向艺术生传输思想道德理念的同时,需要兼顾艺术生的独特性,不对藝术生个人的艺术创造性进行约束和阻碍。专业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尊重艺术生的独特性及语言习惯,他们能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时掌握艺术生的心理特征,能在课上尽量以贴近艺术生语言习惯的授课方式和他们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思政理念传输。专业性的教师懂得在必要时,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专业教学案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将思政课程内容与艺术生的创新性、艺术性有效地融合起来,能在尊重艺术生思想独特性的基础上,实现对他们思想政治观念的有效指引。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艺术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个人特点较为突出,且该类特点有利于其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发展。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尊重艺术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实现对他们思想政治观念的正确指引。

参考文献:

[1] 曾艳.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报刊荟萃,2017(04).

[2] 陈淑娟.试分析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长江丛刊,2017(10).

[3] 刘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

[4] 邓雯雯.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鸭绿江(下),2016(12).

[5] 姚国联.基于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谈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