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中国跨界导演的创作特点及诟病

2018-07-23吕彦霓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作特点缺失同质化

吕彦霓

摘 要:近年来,一些偶像明星瞄准电影的商业属性,整合资本跨界转型,利用自己的双重或多重身份,进行“粉丝中心化”的电影创作。高票房低口碑的现象,反映了其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分离,这也例证了当下电影文化的某种失衡与缺失。本文聚焦跨界导演的创作特点,对转型导演的影视作品进行解读与思考。

关键词:跨界导演;创作特点;同质化;缺失

1 影像风格碎片化

转型导演常常借助对“性”的大胆呈现或暗示,求得视觉刺激与影像快感,以满足观众的偷窥癖。由邓超执导的《分手大师》,片头呈现了四段碎片化的影像介绍“分手大师”,大段的身体裸露,呈现了一个华丽的情欲世界。诚然,在银幕上,身体各部位具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能激发起观众潜意识的欲望。正如约翰·巴克斯特在《银幕上的性:肉体、羽毛和幻想》中所说的,“没有一门艺术像电影这样放肆地向它的观众提供性满足,要求它的表演者这样准确地实现大众公有的幻想……在引发观众的感情和感官方面,电影比其他艺术有天然的优势”。

在《分手大师》中,梅远贵和叶小春为了说服金星帮助唐大山的事业,梅远贵男扮女装,在T台上进行了四轮风格的艳丽走秀。男性的身体包裹上裙子、高跟鞋、眼妆与口红这些女性特权,被打造为优雅、性感的人物符号,展现了当下消费主义文化中崇尚的对理性的反叛,非理性的张扬,身体欲望的泛濫以及暴力话语的流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银幕上的影像被解构又重构。在轻松的、讥讽的心情中,“年轻一代”或“草根”阶层观众大可以由此获得勇于挑战知名权威的快感,并带来被压抑无意识的宣泄的畅快和胜利幻觉。

由作家张嘉佳和韩寒分别执导的《摆渡人》与《后会无期》,出于原本职业的惯性,他们借助大段旁白进行影视叙事,影视化语言变成了堆砌式的段子加鸡汤。一些生硬空洞的台词,既无法充沛故事内核完成叙事,又让人产生一种无病呻吟的排斥感。《摆渡人》讲述了陈末、管春、小玉等一系列人物的爱情故事,但既没有讲清楚构建这些爱情故事的目的性,也没有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而是进行了随机的段落式拼贴。当下后现代的商业语境催生了游戏性的拼凑修辞策略,一些后现代主义影片为了展现社会的光怪陆离和变化多端,往往采取多画面和多场景的拼凑组接。在《摆渡人》中,堆砌着片段化的叙事,非因果、非逻辑的片段式情节,以及缺乏立体感的人物。这里不再有宏大叙事,甚至连故事最基本的完整性也不复存在;不再有历史纵深,事件是发生在一个被架空的背景下一连串随机的人物反应。

2 精神内涵扁平化

“感官化的审美有时具有一种美学暴力,当这种美学发生作用时,它会自然而成一种伦理暴力。”《分手大师》呈现出一个情侣分手只能靠买通他人的世界。由苏有朋执导的《左耳》,也在对青春里的爱情进行扭曲传达。片中张漾决定“复仇”,而黎吧啦出于爱情,认同并帮助他一起复仇。这是否树立了不当的爱情观?“记住啊,男人就是车票,你想要走得远,就要不停地换票。”“不要谈恋爱,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你搞不过他们的。”这样的对白,是否符合青春爱情电影的文化境遇?是否是真实的语言注脚?观看电影的青少年又会有怎样的价值观诠释?

当下跨界导演的另一诟病在于,通过过度消费怀旧情怀,建立“过去时代”的美好,遗弃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例如,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片中林见清与方小晓把留在北京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方小晓更是把嫁给北京人作为梦想在追逐。影片的许多段落流露出对一线城市的过度迷恋,在这里,返回家乡被塑造成一种“没出息”“遭鄙视”的青年行径。这样的影视文本是否在宣扬一种过于单一化与绝对化的价值观?

3 故事主题同质化

跨界导演在剧本选择上偏好偶像作家的畅销小说。这样在上映之前,就能利用“粉丝经济”的强大优势攫取流量与关注度。但是,充满着车祸、失忆、堕胎等这些偶然性事件的文本离真实生活太远,也并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青春印记。当下跨界导演对准的青春题材电影,实际上是一种对“青春”的消解,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里伴随成长的青春烦恼,而是一群人之间地狱似的复杂关系。

由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苏有朋执导的《左耳》,年少时代的懵懂、单纯、羞涩已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出轨、报复、房子、车子、现实这些字眼,主人公们不断地进行一场场爱情与现实的博弈、金钱与权力的争斗。相比同类型的国外电影,在对青春的探讨上,似乎更加丰沛与多元化。日本的《情书》与《垫底辣妹》,对准单纯的暗恋与不被看好的梦想;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对准青春里珍贵的友谊;美国的《怦然心动》,对准成长中家庭对于爱情的意义;法国的《戏梦巴黎》与《阿黛尔的生活》,对准学潮对于爱情的影响与青春里的同性恋情。这些影片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爱情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当跨界导演一窝蜂地利用IP炒作进行青春怀旧式的影视翻拍,这无疑表明了当下国产电影市场的同质化与不成熟,以及国内电影文化的某种缺失与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媒介文化下的一个无意识结果,当群体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时,这部分群体便拥有了较大的同质性,益于获得群体认同感。置身其中的人们往往倾向于将群体意见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这种肯定会飞快复制,以至于事实常被藏于身后。

4 结语

当前巨大的电影市场给转型导演提供了土壤,电影制作工种的成熟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优势。但是电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仅靠资源与资本的二度整合,只能是一本生意。倘若一个个华丽的躯壳下,都是虚无的讲述与发声,画面也将失去它的光泽与生命。

参考文献:

[1] 约翰·巴克斯特.银幕上的性:肉体、羽毛和幻想[A].托马斯·R·阿特金斯.西方电影中的性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2] 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浙江大学,2005.

[3] 伍方斐.后现代欲望叙述的解构特征与当代文学的转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

[4] 王一川.戏仿风尘下的历史断片——我看《大电影之数百亿》[J].电影艺术,2007.

[5] 宋彦.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勘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

[6]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创作特点缺失同质化
论南宋诗人孙应时山水纪游诗的特点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