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跨界演唱存在的技巧问题

2018-07-23许诺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通俗美声唱法唱法

许诺

摘 要:作为声乐表演艺术,随着越来越多不同唱法的演绎,跨界演唱作为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唱法,打破了传统的声乐演唱方式,为现有的演唱开辟了一道崭新绚丽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声乐演唱正朝着多元化发展。这对于声乐表演艺术领域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改革,对于声乐歌唱者来说,无疑是技巧上的提高与考验,让他们能够在两种或或两种以上的演唱方式上进行再加工创造,重新演绎歌曲,赋予一首歌曲新的生命,充分体现了跨界演唱的优点。以下是笔者在声乐跨界演唱的一些观点看法。

关键词:声乐演唱艺术;跨界唱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老百姓的文化欣赏水平提高,对生活水平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视野也越来越广阔丰富,越来越多的歌曲创作风格出现了新的改变,唱法跨界作为新时代的新事物,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深受大众喜爱。

1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历史根源

所谓“唱法跨界”概念在我国是新近出现的,从未见于传统声乐理论中。唱法跨界——严格地说就是在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化的歌唱思维,将不同地域的音乐优势和文化特征经过取舍和变革,完美融合成新的演唱体系。是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艺术理念。也就是说,利用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相互融会贯通,把歌唱逻辑化,将不同地方的音乐特色和文化改革融合成一个新的演唱体系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三种唱法的定义。第一,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于欧洲成形,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完整、最系统、最具有科学性的一种唱法。美声唱法是在21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一批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它主要是共鸣位置高,声音结实让人听起来气势磅礴,立体感足,需要我们有深厚的气息,有足够宽广的音域,假声的运用使高音低音统一。第二,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源于我国,相对来说国人更能接受,因为它来自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形于民间,也常被称作民间唱法或者民歌唱法。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音乐,甚至唱法,其各有特色,但也有相似点,例如通常下发声位置大致靠前,声音音质相对美声来说比较清晰,声音明亮甜美高昂。第三,通俗唱法,最贴近生活的也就是它。流行于八十年代初期。歌曲比较大众化,通俗易懂,上口容易,学起来没有美声与民歌那么难,在唱法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演唱者也最多。

2 跨界唱法分析

跨界既包括歌唱者对美声民族通俗的融合,无论是古典音乐家或是现代的音乐家,跨界非但没有远离大家的视线反而是更加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唱法的跨界大致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对某个音乐风格的作品直接采用其他的唱法,简单来说就是用美声唱民歌,或者用民歌唱美声甚至通俗。例如男高音美声歌唱家戴玉强,他运用美声唱民族歌曲,曾用美声唱法演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杯美酒》等,还用美声演绎流行音乐做到中西相结合。第二种是唱法本身的跨界。以多种唱法构织成声乐艺术体系,在一首歌曲中运用美声、民歌、通俗唱法准确地塑造歌曲,生动贴切地抒发情感、形象地诠释歌曲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韩红在演绎经典民歌《绒花》时贯穿了民歌与通俗唱法,既保持歌曲本身的民歌性又经过重新的编曲配器演绎成大众所接受的通俗流行唱法。其中谭晶是对跨界唱法演绎最佳的一名歌者。她的那首《在那东山顶上》也是用了真假声混合,民歌与通俗的运用,这首《在那东山顶上》,具有原生态与传统民歌和通俗唱法结合,具备平稳的力度与宽度,和扎实迫近的真声声质;又有着和原生态唱法(如蒙歌、藏歌唱法)截然相反的——小嗓民歌般精致细腻的声线和明亮的金属色泽音效。谭晶演唱这首歌时,越往高音,声音反倒越扎实、越细腻,演唱起来毫不费力。

3 跨界唱法对自身要求

歌手在演唱中必须具备不同歌唱技巧以及歌唱形式的要领,自己是否能够驾驭不同风格的歌曲,唱歌时需要身体的气息也需要心理上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还要注意在演唱一个作品时多种唱法相互转换的协调性。再者,还在考验一个歌者的艺术素养以及声乐功底。首先要能够好好理解三种唱法然后再进行创造,演绎出属于自己不同风格的作品。再者关于演唱者的心理调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对声乐作品不同的喜好,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诠释,听者和作者又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先根据自己的喜爱,自己的想法诠释歌曲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演唱。在演唱时就要把自己感动,才能感动他人,不可一味地追随别人的想法,这样永远是在演绎别人的戏,而不是自己的。歌者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探索你,寻找适合自己的跨界唱法,创造其次演唱者对于呼吸的调整,歌曲的练习。我们在演绎一首歌之前都需要发声练习,开嗓,在这个环节,我们有规律、有步骤地练习,使其能够调控歌唱者器官的生理机能状态,运动方式,实践证明,只要歌唱器官的发声运动与歌唱的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要求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演唱方式与这种作品风格的表现,和谐统一。就能符合这类作品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演唱。只有当歌唱者熟练地掌握唱法并高水准的在新的表现领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跨界唱法才能实现。

4 结语

声乐歌唱有界,但艺术无界。唱法是没有界限的,声乐作品的风格决定你需要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无论用什么唱法它都是应该为作品的感情服务,这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如果连最基本的情感都没有,在听者心里,听起来是空洞的。没有技术的演唱,没有表现力的演唱,也是唱不到听众的心里的。没有情感的演唱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只有灵活的运用声乐知识,将合适的唱法运用到歌唱中,融入情感的世界,這才是歌唱的意义。追究某种唱法从何而来是可以的,但是去质疑某种唱法是否正确,是否有根基,是否有科学依据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歌唱本就是为人服务的,只要它有自身的价值,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它便是存在的最大意义。因此我们在挑战吸收跨界唱法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存在的确定并加以改正,使我们声乐的花园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浅议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J].中国音乐(季刊),2008(3).

[2] 谭晶唱法[DB/OL].百度学科.

猜你喜欢

通俗美声唱法唱法
Sumo Wrestling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
《通俗文》佚文辑校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