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叙述结构看《公民凯恩》与《罗生门》的异同

2018-07-23莫童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罗生门

莫童

摘 要:在电影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的《公民凯恩》与日本影坛天皇黑泽明的代表作《罗生门》,两部影片在内容上看似毫不相关,但是在叙述结构上都使用了多重视角的手法。拙文拟通过分析《公民凯恩》與《罗生门》两部影片在叙述结构上的异同,以探究影片背后的真相。

关键词:叙述结构;公民凯恩;罗生门

1 相同之处:多重视角的使用

《公民凯恩》是由奥逊·威尔斯导演的美国电影,影片讲述了报业之王凯恩的一生,以其之死揭开了序幕,将未解之谜“玫瑰花蕾”作为线索贯穿影片始终。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记者依次采访了5位与凯恩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几人的叙述从凯恩的童年一直延续到凯恩的离世, 再现了他近似于传奇的一生。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向观众展示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背后的复杂事实与真相 。

《罗生门》拍摄于1950年,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之作。影片讲述了在平安京年代,一桩武士被杀案轰动城池,樵夫、强盗、死者的妻子、女巫几人作为证人都曾被招来问话,但令人惊讶的是,几个人提供的却是截然不同、彼此矛盾的证词,案件疑点重重,影片就此展开。

明显的是,两部著名影片的相同之处在于:在叙事结构上都使用了“多重视角”的手法,即围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可以形象的将这种方式比喻成由一个点散发出的线,连接着背后的人物,从多方面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丰满化。

在《公民凯恩》中,影片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模式,并未采用直观的、以时间为序的方式将凯恩整体的形象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5个人的叙述, “碎片化”的将凯恩这个人一点一点塑造起来,同时也为我们揭露了事情的真相。情人苏珊口中的凯恩占有欲强,是一个专横而自私的伴侣;同事利兰则说凯恩是个权力至上者,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在凯恩的抚养人撒切尔眼中,凯恩也曾是个单纯的孩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报纸的负责人指出凯恩为人跋扈,爱慕虚荣;管家雷蒙则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喜怒无常,晚年无依无靠的暴躁老头形象的凯恩。在每个人的眼中,凯恩都有着不一样的一面,而正是这些不一样的性格,汇聚在一起才向我们表现出了真正的凯恩,他的人物形象也得以丰满立体。而在多重视角下,事实的真相也一点点呈现出来。凯恩临终前所说的“玫瑰花蕾”指代的有可能是他年少时心爱的雪橇板,代表着人性中美好与自由的一面,但在结尾时,雪橇板却被毁灭,这也是在暗示着美好的逝去。凯恩在追求物质中迷失了本性,生活富足但精神空虚。影片通过讲述凯恩一生的起起落落,以此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与堕落。凯恩仅仅是当时美国社会中的一个缩影,他所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复杂矛盾,这才是事情的真相。“一篇关于方法的著述 ”,安德烈·巴赞是这样评价《公民凯恩》的。[1]由此可见,多重视角的使用在整部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 不同之处:视角的差异性

反观《罗生门》,同样也是身份迥异的几个人就同一桩案子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强盗、女子、武士与樵夫,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因为都涉及案件而紧密相连,各自通过个人视角阐述案件的发生以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若《公民凯恩》中使用的多重视角是由一个点散发出的线,连接着背后的人物,那么《罗生门》中所使用的多重视角则是一个点散发出的线连接着4个点,同时这4个点又散发出相互交叉的线。

这就是二者的不同之处,虽然两部影片都使用了多重视角的手法,但是在《公民凯恩》中,这些视角都是真实的,主角们从不同的方面依次讲述对凯恩的印象,并且随着剧情的推进,彼此的话语相互补充完善,它们是并列的,且平行客观的完成了对影片线索的梳理和对情节的构架。但是在《罗生门》中,多重视角亦真亦假,因为人物特性的不同而相互矛盾对立,是交叉的。它们不但没有揭开事情的真相,反而使整个案件更加的扑朔迷离、引人遐想。

由于4位主角主观的取舍和篡改,真相反而是一点一点被隐藏起来,他们说出了一个又一个谎言用以维持自己的形象。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多重视角也使每一个人物角色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维护声誉而捏造谎言的武士其实懦弱不堪,没有半分武士气概;摆出受害者姿态的女子只想利用自己的性别博取他人的同情,遮掩自己的罪行;看似霸道强悍的强盗只想用谎言维持自己的男子阳刚形象以及害怕偷窃事实被人发现而撒谎的樵夫,不同的谎言相互交织。然而随着多重视角手法的使用,它迫使每一个人去思考事实真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对于真相的阐释以及判断。多重视角的相互交织撕下了所有人试图遮盖丑陋的面纱,每个人的私欲与虚伪都被彻彻底底的暴露出来。这也正是导演黑泽明所想质疑的,在掩饰的背后,我们所欺骗的,到底是他人还是自己呢?黑泽明曾对电影投资人二野总裁这样描述《罗生门》:“如果就是盲目拍一部应景娱乐片,我何必费那么多功夫呢?我因为芥川留下的遗作《筱竹丛中》具有特殊的东西,那就是他描写了人的心灵的奇怪的曲折与复杂的阴影,他以锋利的剖刀剖析了人性最深奥的部位并且公之于众。”[2]人性的复杂才是导演想通过影片探讨的话题,其实真相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因为人性的扭而发生改变。错综复杂的多重视角向我们展现出一场心灵的厮杀。

综上所述,尽管两片在叙事结构上都使用了“多重视角”的手法,但在表意和作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影片《公民凯恩》的叙述因为主角们客观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在多重视角的使用中得到补充,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影片《罗生门》的叙述因为主角主观倾向的偏差而有所差异,在多重视角的使用中彼此矛盾,真相隐入雾中。在推进情节发展、揭示影片主题之外,多重视角更多的是留给读者自行思考的空间,去品味和感悟影片背后所蕴藏的真谛,这或许就是导演们想通过多重视角这一手法所阐述的“真相”吧。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57.

[2] 雪帆,朱晶.黑泽明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3] 杜刚,梁玉敏.多重视角的多重形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

[4] 凌振元.黑泽明和他的罗生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

猜你喜欢

罗生门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美好人性的呼唤与传统文化的寻根
三株 人事变动罗生门
论小说《罗生门》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