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的自动书写

2018-07-23曹志洲

艺术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空间设计书写

摘 要:本文从结构主义大师屈米的“表示法”研究着手,将动作与空间联系起来,对创意工作室室内空间设计操作的过程性进行详细的论述,从空间组织、功能关系、形式语言几个方面具体展开,以便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肢体语言;书写;空间设计

0 引言

屈米表示法指的是用来表现操作过程中的形式图形,其可以被用作建立一套形式系统,包括可识别的符号元素,以及被转化成符号或者图像的运动、事件和演员,甚至是感知和状态。屈米在其《曼哈顿手稿》中就运用了这一手法,将活动、故事抽象成形式图示,再进行基本的叠合、组织,进而生成了丰富的空间存在,或者一种能够启发联想,具备隐喻性和暗示性的书写范本。这一空间书写方式非常值得研究与借鉴。

人的活动或者也可以说是动作赋予了空间生命,好的文创设计往往会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记忆。笔者想通过书写这种方式,带来一种不一样的空间设计,从动作和场景,抽象生成出空间形式,再以这种空间形式按照功能类型进行分解和组合,形成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设计,再贯穿以文化创意,让工作室也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此次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探索肢体语言设计室内空间的可行性。现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意性,当下的设计行业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工作室設计应该打破传统,它也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所。本文试图以肢体语言为手法,探索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以此引发读者对室内空间设计新的思考。

1 项目概况

南艺后街作为艺术文创街区,目前面临的状况是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毗邻秦淮河,地处石头城路,又在南艺后门,却人迹罕至。在业态类型上,有餐饮、书苑、工作室、私人定制、家具店和文玩店。业态还是极为丰富的,空间设计过于商业化,和人文、历史都缺乏一定的联系。我们以弹性介入的方式化解场地“危机”,焕发文创空间应有的凝聚力与活力。

常规的商业空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场地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场地创新和活力再生,创新带来的差异化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在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全球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的时代背景下,文创作为“软实力”,具有极高的价值,核心在于能否提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 书写来源

工作室室内空间设计参考了屈米在曼哈顿手稿中电影片段、人物动作的相关研究,根据电影所拍摄的一些场景,或选取在此场景中发生的动作,或选取与场地精神相符的场景片段作为来源,抽象衍生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小空间。通过截取的电影场景,经过主观加工,最后通过手绘的形式呈现在图纸上,表达出丰富的空间关系、趣味性以及故事性。以这种方式生成的室内空间形态丰富,也侧面表达了我们对电影场景和动作的主观加工和理解,这也是我们的初步设计。在手绘的过程中,我们将场景中的一些道具或人物动作抽象为室内的隔墙、柱子、家具、隔断等,再将原本单一的空间层次进行抬高或降低,形成丰富的纵向空间关系。在空间交互性方面,主观地把一些墙延伸出室外,创造一些灰空间,增强室内外的互动性。这些大大小小的室内场景共画了50多个,从中选取大、中、小等适合场地的手绘进行建模,从手绘的工作室小场景中挑出大、中、小各一个,组合成工作室群组,打破原有分散的布局。

3 操作方式

3.1 爆炸分解

书写形式尽管在大的空间形态上十分丰富,但是运用到场地上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爆炸分解才能适合场地空间的需要。首先是将手绘稿制成计算机制图,使空间关系更加明确。根据室内的场地面积,将局部的墙体或者拉伸或者缩短以适应室内需要,根据层高将原本的层级关系进一步细化。将每一个手绘图形看成既是统一的又是独立的,这样便可以把局部的图形放大或是缩小或是旋转,以适应室内功能要求,这是我们一个大的思路。具体的操作还要根据业态的功能关系。传统的工作室空间设计给人的感觉是结构单一,气氛不够活跃,空间设计不灵活。由肢体语言生成的室内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的,尤其是在空间层次单一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将手绘图形按照尺寸建成模型,根据创意工作室的功能分区——入口接待区、洽谈区、工作区、会议室、打印室、总监办公区、员工休息区、手工体验区等功能区,把手绘中的图块按照分区大小进行合理的规划,大的功能分区分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每个分区的深入设计了,前提是让读者能够在大的空间轮廓中还能看出形式来源。工作室1号在建模的过程中爆炸分解,将点的方式运用在入口处。笔者的设计策略是将其抬高,作为入口处的悬挂式木结构强调入口部分的设计,整体的手绘墙走向是倾斜的,于是在交通入口的交通流线上,笔者将斜墙进行了延伸,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大办公区的设计上利用肢体语言所形成的最大的公共部分,非常理性地安排了一些办公桌椅。由于层高的限制或者在空间的利用上,在不破坏原有的书写形式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了局部夹层,这样不仅使办公空间更加丰富,而且保证了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工作室1号的设计上,由于斜墙之间会存在夹角之类的很难利用的空间,笔者会适当地放些绿植或者雕塑之类加以处理,使沉闷的工作室多一丝绿意。开窗也是在书写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分讲究。在开窗的处理上,将书写中一些开孔或是切挖的部分看作是开窗,比例也与之相似。

3.2 元素主义

在书写中运用的各种元素并不是十分统一的,尽管内容丰富,但是实际运用到空间中是十分杂乱的,我们需要将各个元素整合起来,在不破坏空间美感的情况下使元素尽可能地统一。以书写形式建立的空间体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小单元,适当地将原本在书写中完全闭合的图形开孔或者开门洞,增加空间之间的流通性。原本书写的形式不一定是以整体缩放的方式运用,运用方式是多样化的,工作室3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书写形成的空间形态,抽取其中最具空间特点和表现力的局部元素,作为整个空间的象征和亮点,适当弱化其余元素,达到重点表现和非重点表现的统一。也可以这样思考,把书写中的各单位看成是零件,而我们做设计是要将这些零件组装成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和功能体验的物,否则就仅仅只是零件而已。于是我们赋予这些零件以功能区,将部分书写中的形式看作是家具的形式,这样每个零件都对应好了自身的功能,最后就是整合阶段,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元素拼合。

3.3 平面生成

通过爆炸分解和元素组合,在符合空间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书写形式,生成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平面。

4 設计呈现

为了向读者展示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包括初步构思等,我们以场地问题为起始,以肢体语言的书写为手法,向读者讲述创意工作室室内空间设计的思路。

5 结语

屈米一直在反抗千百年来建筑师传统的设计方法,那就是从几何学形态上来设计立面或者平面。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他的设计往往暗示了一种较之惯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屈米对建筑批判性的理解至今仍是他设计实践的中心思想。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远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学形式。这样建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界定好了的“情景构造物”。一开始,笔者对肢体语言运用到空间设计中持怀疑态度,觉得这种方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非常不严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不仅十分有趣,我们能够勾勒出大大小小50多种不一样的室内空间,而且做出来的空间设计也十分丰富,在形式上也具有理论依据。在最终的效果呈现上,人们轻易就能找到肢体语言的影子,即空间设计的基础来源。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将创意再生、活力重现、场地修补、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尽管这种方式很容易利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功能的具体要求,脱离功能的形式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在局部的运用上,需要适当地进行变形和抽象化,这需要我们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处理。

模仿现实是学生时代最低级的设计,即使纹理和质感做得再逼真,也仅仅停留在表层而已,经不起推敲。没有流动性和趣味性的空间设计,会造成人们的视觉疲劳。空间的关系需要被感知,而空间的存在又是与人的生活感知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空间关系应是可感知的。而面对南艺后街缺乏活力的现状,人们甚至都不愿意去体验,还谈何感知。“传统”应当成为“创新”的跳板;设计师总是会成为“传统”的一个部分;旧的因为新的而改变,新的因为旧的而受影响;“记忆”是关键,是创新过程中的“暗示”“类比”手法的来源;对传统的喜爱表现为两种形式:暗示的手段和直接的模仿;过去的,或称“传统”,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必须抛弃,哪些新东西被证明有本质上的价值,哪些又是一文不值,所有这些取决于对“理想标准”的不同解释。

参考文献:

[1] 伯纳德·屈米.建筑概念:红不只是一种颜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 伯纳德·屈米.曼哈顿手稿[M]. Wiley,1994.

[3] 张绮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曹志洲(1995—),男,江苏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空间设计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