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在小学剪纸课中的应用
2018-07-23赵思源
摘 要:我国民间传统装饰图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样又充满民俗气息,把这些传统装饰图案融入小学剪纸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可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小学美术教育;剪纸工艺课
0 引言
美术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独特性,它不仅仅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并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与民族自豪感。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包括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在小学积极开发和完善地域性美术教学资源,开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情怀,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且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 民间传统装饰图案的审美内涵
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教育家张道一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词典中》提出:“民间美术是一个特殊的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由深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入的美术形式。” 民间传统装饰图案是我国各族人民长久以来在日常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艺术审美图形,其形式图案依托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带有浓厚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独特审美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如今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已发展成为代表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文化符号。
我国民间传统装饰图案种类繁多,其中应用范围广泛的图案有田字纹、方格纹、亚字纹等。在民间,圆形形式的图案使用也颇为频繁,因为圆形在中国象征中有完整、圆满、喜庆、美好的寓意。
我国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在动物形象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人们尤其对牛马、喜鹊、孔雀、仙鹤等的动态形象特别喜爱,这些形象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仙鹤被叫作“一品鸟”,我国各民族将鹤视为生活美满、平安快乐、幸福长寿等的象征;民间在农耕劳作中主要依赖牛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对象和表现的对象,因此牛马传统装饰图案蕴含着吃苦耐劳、力量、财富、国泰民安等象征意义;我国各民族民间装饰图案中都有鱼纹样,民间的传统意识观念中,鱼象征着富裕和幸福,蕴藏着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心愿。
另外,民间传统装饰图案中,还有许许多多传统的日常图案造型,其饱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承载着各民族人民的智慧硕果,具有天然纯朴的艺术表现特征和永恒的生命力。
2 民间传统装饰图案在小学剪纸课程中的应用
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很有必要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美术课程资源。例如,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学剪纸美术课程,能够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对民间传统审美文化内涵有所了解,进而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情怀。
小学时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对于看到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对剪纸等手工课程特别感兴趣。对于小学生剪纸课程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首先必须以了解剪纸基本技能流程为主,注重因材施教,针对高中低年级合理规划不同层次的剪纸圖案内容。比如,低年级的剪纸课程主要以简单的亚字纹、方格纹和田字纹为主,中年级的剪纸课程可以采用植物图案,高年级剪纸课程可以尝试难度稍大的动物图案。
我国民间传统装饰图案主题鲜明,表现内容朴实,形式多样,其形象充满了民俗文化气息。在小学剪纸课程中渗透传统的审美文化,能使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特征及审美内涵,提升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在剪纸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讲授本课程的形式内涵和价值,同时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对其民间艺术文化精神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可以让学生自选制作民族性图案的剪纸作品。
3 民间传统装饰图案融入小学剪纸美术课的意义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我国有着饱含丰富民俗风情的传统装饰图案,这种传统装饰图案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优越的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地域审美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性为切入口,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进行特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传统装饰图案剪纸课程作为传播审美文化的媒介与手段,小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精神,还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视觉图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创意性学习方法,让小学生深刻地领会民间传统纹样的美,并体会到传统装饰图案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理念。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朱香霖.东北民族民间美术在本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利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作者简介:赵思源(1995—),女,黑龙江五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