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8-07-23张国梅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最强大的生产方式之一,发挥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其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之中,能有效改善目前我国该方向教育的短板,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本文简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介绍了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

自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的热潮不断升温,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生产力之一。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設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如文字、插图和标志等,设计出一定形式的产品,从而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其主要作用是传播和推广信息。凭借互联网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转变,设计的更新迭代更为频繁。在此情况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简介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高效的信息运作平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将艺术、科学、信息、设计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高校中初步设立,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国内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仍停留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框架之下,主要还是单纯地借鉴日本、欧美等国家高校的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互联网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应用成为改善这一现象的宝贵契机。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搜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成功教育模式,整合平面设计的优秀教育资源,切实推动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发展。

2 “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2.1 制定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

培养方案作为高校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要依据,主要包含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育、考核方式等等,对于该专业的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这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熟练掌握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学生便能够利用新的设计手段去创作,并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作灵感。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人文素质培养与艺术设计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成为艺术设计、人文内涵同步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2.2 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学习资源共享

互联网能够快速传播海量信息,这一发展能够有效地破除各高校之间的信息壁垒,推动教学资源校际互享。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要尽可能多地输入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理念和设计知识,才有可能输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产品。故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需在开放、持续的互联网环境之中进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国内外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学习资源得以在各高校之间共享,学生亦应当珍惜宝贵的机会,主动求知,主动接触不同的设计理念,不断地提升自我。

2.3 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当下,国内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远程性也逐渐引起了教学模式的新变革,网络在线直播、远程同步学习等多种新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Mooc慕课”“微课”等网络在线直播学习平台已覆盖了大多数学科,包含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的精品课程。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只依靠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网络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相互辅助,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技术,课下学生可通过线上学习对知识进行复习归纳、疑难点攻克。教师也应当及时转变理念,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升技能。

3 结语

“互联网+”为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带来了机遇,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革新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有利于从外部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资源的共享,切实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实际水平。高校应利用“互联网+”平台,抓住时代机遇,主动求变,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平平.网络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究[J].大众文艺,2015(14):235.

[2] 谭吉武.“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探析[J].艺术教育,2016(1):192-193.

作者简介:张国梅(197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